第104章 新店铺,又要开始了
作者:长青城的凰鸣   重生1983,从被迫娶媳妇说起最新章节     
    李大公子的参与,助力陆川的烧烤加盟店一下子签出去三家。
    新抚、锦市、还有康辽县三个地方。康辽县属于县一级,加盟费比地市级少收三百。
    陆川让三人先回去选地址,有了相中的地点,他再过去帮着看地址。
    之后一切再有序相继开展。
    三人回去之后,装修的东店面正好交工。他又让装修队按着自己的要求开始整西店面的装修。
    西面这间简单,暂时作为加盟店人员培训用,只给了装修队三天时间。
    以那个年代的审美看,东店面装修的有点超前。
    整个空间中间以盆栽和单侧书架做隔断,用些好培植的盆栽置放其上,加上书籍。
    挨着烧烤店那面被隔开的空间,作为私密性相对高一点的空间,放置几张沙发座椅,以暖色灯光和音乐烘托出高雅的氛围。
    外面的开放空间,则稍微多放置几张木质小桌,每桌最多四张椅子。
    陆川给李大公子讲解,完全没看见李大公子长得能放进去整个鸡蛋的嘴巴。
    “等一下,陆川,你去过港市?”
    陆川摇头。
    “那你这风格......简直不敢想象。咱这县里,能行吗?”
    “能不能行,试试不就知道了?”而且他还有后续打算呢。
    “你说那些东西恐怕咱这儿小地方找不到吧?”
    “省城应该有。”
    像他说的那些东西确实不好找,整不好得定制。
    “我那计划咋样了?你不会给忘了吧?”
    李大公子是彻底跟陆川混熟了,也不摆架子了,公子哥的脾气在陆川跟前也收敛很多。
    “计划给你做好了。整不整,怎么整就在你自己了。”
    陆川在店的开放式厨房逛了一圈,十分满意。
    这时根本看不见这样式儿的。这就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
    “没有你,我咋整?”
    “该咋办咋办呗,我也没时间过多参与,你有不懂的可以来问我。”
    “我想跟你一起整。”
    陆川打了个哆嗦,“你说你一个大老爷们,能不能别把话说那么腻歪?”
    “先说说你打算怎么整?”
    李大公子也不是没头脑的人,“肯定要一笔不小的投资这是肯定的了。这些不用你操心,我想先……”
    不知不觉两人就这个服装市场的事情,谈了一个多小时。
    李大公子的计划让陆川也生出更多兴趣来。
    上一世,这个年代正是发服装财的时候。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扩大,人们的思想发生很大改变。
    年轻人开始追逐“美”,这就是机会、机遇。
    “我得先把店里需要的东西买了,才有时间跟你去考察。”
    陆川自己规划的商业布局,眼下正是万里长征第一步。做得好,甚至别的什么都不用就能登上富豪榜,躺在家里数钱。
    “绝对没问题。”
    “我准备做个特别点的牌匾。”
    “这个你跟我说,我肯定不懂,给你找个专业的,你直接跟他说。”
    “那可太好了。”
    牌匾是门店的形象,起着广告效应,显眼且有特点的能让人一眼就记住。
    第二天,李大公子领着陆川去了省城最大的广告公司。
    衙内就是衙内,走到哪里都有熟人。
    李大公子指名见经理,工作人员不敢怠慢,领着两位去经理办公室。
    经理正在跟客户谈生意,先愣了一下,随即快速上前,一把抓住李大公子的手晃,“李公子大驾光临,蓬荜生辉。”
    “行,行,我说伍经理,我这趟来可是给你带客户来了,这创收的任务能不能完成就靠你自己了。”
    说完,介绍身后的陆川:“这是我哥们儿,他想做牌匾,让你们最好的师傅上手。”
    伍经理跟陆川握了握手,将两人请进里面。回头跟方才的客户简单说了两句,客户离开。
    伍经理亲自沏茶倒水,把茶杯放到二人跟前,看着陆川有点为难怎么称呼。
    “叫我陆川就行,我想做个牌匾,要做灯箱那种。”
    “灯箱?”
    其实,那个年代的牌匾样式也不少,但在北方仍属于循规蹈矩,一般都是木制或者金属,只有娱乐等文化场所才会把各种装饰灯与牌匾结合,看上去醒目又显眼。
    “啊,就是类似......”陆川说了个有代表性的牌匾,伍经理说道:“我高攀一下,称呼一声陆老弟,这样,我让设计部的人过来,你把图样和需求详细说一下,尽量做到让你满意。”
    陆川客气应下。
    李大公子在一旁颠儿着二郎腿,喝着茶,翻了几下报纸,又放下,“我说伍经理,看到没,我哥们儿的专业素养比你手底下这些人可强多了。”
    伍经理赔笑。
    陆川瞅了李大公子一眼,“再看会儿报纸,要不你出去转一圈。”
    这话说的稀松平常,可在伍经理听来,简直不敢相信。
    他睁大眼,盯着陆川。
    陆川说完这话,重新投入跟设计人员的讨论中,压根儿没理李大公子是否愿意这茬儿事。
    倒是李大公子有点抱冤,“行,你这是典型的卸......”
    陆川笑道,“你知道就行了,别到处说去,不好听。”
    伍经理也是精明人,认识李大公子也是偶然,朋友给介绍的,有过几面之缘。但他说了解的李大公子绝不是这么好说话、热心肠的人。
    而跟这位叫陆川的年轻人在一起,明显感觉他在巴结,也不算巴结吧,就是事事都很听人家的。
    这能跟衙内交往的人,身份必定不凡。
    打定了这个主意的伍经理,在一旁帮着端茶送水,递笔拿纸,跟新来的学徒工干一样的活。
    陆川浑然不知。
    李大公子也不计较,悠悠晃晃地成了广告公司的闲人,随处逛、随便看。
    一个小时后,实在等得不耐烦了,重新回去,却发现陆川已经谈完,而在跟设计部的员工讨论最新的牌匾样式。
    “我说伍经理,你这是借机取经啊。”
    李大公子靠在门边,伍经理急忙过去,笑说:“您还真说对了,陆老弟见多识广,提的建议都非常有用。”
    “认识陆川是你的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