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抄家问罪贾雨村
作者:历史的怪圈   红楼:从拯救薛宝钗开始最新章节     
    贾雨村闻言,神色骤变。
    让郭泰给沈沅下黑手的事,之前就已摊过牌,也还好,他今晚过来便是为了弥合此事造成的间隙。
    而让人给沈沅下药的事,这少年是如何知晓?
    此事怕是很难善了。
    贾雨村神色阴沉,嘴上却不认,“什么下药?本官不知沈解元何意?”
    沈沅沉吟道:“找到那名下药的小二,于我而言,并非什么难事?”
    贾雨村心中一惊,面沉如水,知晓那小二多半已落入沈沅手中。
    话已至此,已辩无可辩,贾雨村冷声道:“你既然已经考中解元,说明那小二并未得手,实际上也没有导致任何不好的后果。
    你又何必抓着过去的这些小事不放?所谓冤家宜解不宜结。”
    沈沅闻言,冷笑道:“原来贾大人是如此看待这两件事的,只讲结果,不论动机?
    第一次,贾大人想取我性命,第二次,贾大人要断我前程,你觉得这两件只是小事?”
    “即便如此,你也没必要与本官为敌。”贾雨村听闻少年语气冰寒,知两人关系已很难缓和,话语便转为威胁:“本官怎么说也是应天知府,而且即将升任从三品参政,敌视本官对你没有任何好处,今后,不如你我各走各的路,再无牵扯....”
    “贾大人....”沈沅神情淡漠道:“人贵在有自知之明,可你....对自己的本性却毫不自知,你骨子里便是个自私寡信之人。”
    只要找到机会,贾雨村定还会暗中给沈沅使绊子,绝不会考虑自己曾说过什么。
    这样的极致利己主义者,不值得任何人信任。
    贾雨村郁结,一张老脸已经被气成了猪肝色,堂堂正四品知府,此时却被个少年当面指骂无信小人。
    “本官提醒沈解元一句,可别忘了你那武秀才是怎么来的?”
    “威胁我?”沈沅冷笑道:“贾大人去巡抚衙门检举我便是,你觉得以我斩杀贼首、杀寇百余人的功劳,够不够捐一个武秀才?”
    这事现在还真威胁不了到沈沅,反而贾雨村有瞒报功绩之责。
    贾雨村闻言,心中莫名有些慌乱之意,他突然意识到,目前手上唯一的一张牌,竟打不出去。
    而沈沅却还握着他的致命把柄,冯渊案的真相。
    不知从何时起,他对眼前这少年没了任何制衡手段,念及此,贾雨村的后背不由沁出了冷汗。
    然而他不知的是,沈沅自始至终就没想过动用‘冯渊案’这张牌,毕竟要顾忌与薛宝钗的关系。
    贾雨村更不知,就在他与沈沅对话之时,一场灭顶危机正在酝酿。
    “你待如何?”贾雨村思忖良久后,发现自己只能认输,整个人一下子颓然下来。
    “无它,我只想从贾大人这里取些东西?”
    “什么东西?”
    “贾大人很快就会知晓。”
    贾雨村不明所以,却也不再多问,只能等着沈沅提要求。
    他此刻心中已是万分后悔,只恨自己当时优柔寡断,没能以雷霆手段将沈沅除掉,却从未反思过,是自己不该得罪这少年。
    沈沅看着一脸颓然的贾雨村,心中却没有半点波澜。
    对这样的人他无需丝毫仁慈,要做的便是杀人诛心。
    两人接下来也没什么好聊的,沉寂了一会儿后,贾雨村便离开了同福客栈,沈沅也回了自己房间。
    贾雨村走后不久,门子暗中而来,见着沈沅,便一脸兴奋道:“公子,事成啦!”
    说着,便将一本账册恭敬递给沈沅。
    ......
    亥时,巡抚衙门前。
    暮色四合,青墙朱瓦的屋檐下,悬着写有“巡抚”二字的灯笼。
    借着昏黄的灯火,侍卫看清策马而来的少年。
    “沈解元深夜前来,这是......”
    “我有要事需报给巡抚大人。”
    侍卫知眼前少年与巡抚交情不一般,不敢怠慢,便道:“沈解元且到前厅稍候,容我先去通禀一声。”
    “有劳。”沈沅颔首,随侍卫进入前厅。
    巡抚江仲年在仆人的侍奉下,刚刚去了官服,换上一身长衫,坐定在后堂的椅子上,品着香茗,微微眯上眼睛,闭目养神。
    “大人,沈解元来访,说有要事告禀。”
    江仲年听得侍卫来报,就是一愣,颇感诧异。
    “让他过来。”
    “是,大人。”
    须臾,沈沅进入后堂。
    “巡抚大人。”
    “坐下说,这里没外人,还是叫伯父吧。”
    江仲年说着,吩咐人给沈沅倒了杯茶后,让人退下,房间便只剩江仲年与沈沅二人。
    “说吧,深夜来找我,所为何事?”
    “伯父且看看这个。”沈沅将手中账册递了过去。
    江仲年接过,快速翻看一下,旋即便是心神一凝。
    “这......”他为官多年,岂能不知此为何物,忙问道:“从何得来?”
    “应天知府贾雨村的书房......”
    随后,沈沅将他收买门子偷取账册的事,详细说与江仲年听。
    同时也将他与贾雨村的恩怨纠葛也说了出来,包括剿匪之事,以及贾雨村让人对他下药之事。
    这些没什么好隐瞒的,不如自己提前说出来,以免贾雨村到时胡乱攀咬,反而被动。
    江仲年听后,却并未太在意他武秀才身份的事,相比眼前的账册,那都不算事,况且沈沅确有其才,说他武秀才是因功捐来的,也未尝不可。
    “事关重大,毕竟涉及到一位正四品知府,证据是否可靠?”
    沈沅颔首道:“府衙的门子和应天府守备郭泰,都能证明剿匪之事的细节,而这账册正是门子从贾雨村书房偷出,且其贪污所得都在那书房的暗室里。”
    江仲年闻言,沉思片刻,便定下决心,对门外沉声吩咐道:“来人,速去通知按察使钟大人过来。”
    ......
    应天府衙,书房。
    贾雨村从同福客栈回来后,就一直心神惴惴,虽时近子时,却依旧难以入眠。
    他一直回想着沈沅的话,不明白少年要从他这里取什么东西,总有种不好的预感。
    就在贾雨村游思间,忽闻房外有嘈杂声传来。
    “何人喧哗?”
    无人回应他,但很快,就有高喝声响起:“按察使钟怀大人奉命查案,一干人等速速避让!”
    喝声在这夜里格外突兀,却让贾雨村有些懵然。
    按察使查案?
    查什么案?
    自己不是在应天府衙吗?
    这种茫然的状态并未持续很久,倏而便见按察使钟怀领着十数官兵,疾步进了书房。
    “贾知府,有人举报你贪赃枉法,收受巨额贿银,伱是自己交代,还是等本官搜检?”
    钟怀说着,举起手中的账册,晃了晃。
    贾雨村看着那熟悉的账册,又看了看钟怀身后的门子,一下就明白过来,脑子嗡嗡作响。
    忽而脑中金光一闪,这才恍然大悟。
    一切都是沈沅的报复,那少年想从他这里取走的东西,就是他所有的名利,甚至可能是他的性命。
    贾雨村倏而如坠冰窖,遍体生寒....
    ......
    翌日,一则消息震惊了整個应天府。
    应天知府贾雨村收受贿银高达十数万两,因巨额贪腐被抄家免职,待巡抚大人奏请陛下后,再行问罪。
    按照以往的惯例,恐怕至少也会被流放千里,而一旦被流放,这山高路远的,途中发生点什么意外,实属正常....
    随着贾雨村的倒台,早前震动应天府的剿匪一事,真相也被揭露出来。
    『元祯十六年,八月初六。
    沈沅因不忍见贼寇祸乱乡里,孤身潜入探查,密斩贼首而还。
    后又引官军杀回,一举荡除敖门寨。
    至此,应天府再无匪患。
    是役,沈沅独斩匪寇百余人,血染青衫....』
    翰墨斋根据官府公示出的信息,重新措辞,编撰了这则文告,刊载于民间小报,很快便会向各地宣发。
    当沈沅得知文告内容时,嘴角忍不住抽动了几下。
    这翰墨斋不会是看上次有关他的小报卖的很好,现在就盯上他了吧?
    可这措辞,虽说基本也算事实,但怎么感觉越来越像是要往演义的方向发展了?
    什么叫‘不忍见贼寇祸乱乡里,孤身潜入探查’,他明明是被劫掳上山的....
    不过,对这种正面宣传,他也就不予纠正了,毕竟那写文告的小编也不容易....
    结果,这则文告被口口相传,越传越玄乎......
    “敖门寨的那帮狗杂碎们,平日里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嚣张得没边,谁知早就被人家沈解元给盯上了。”
    “听说沈解元于万贼丛中,轻取贼首敖德彪的人头,如探囊取物!”
    “嘶......这还是人吗?”
    “人家那是武曲星临凡。”
    “我听公告上还说,沈解元孤身独斩百余贼首,像喝水般简单!”
    “这位兄台,你这是什么时候的古早版本,哥们儿可听说是斩贼过千!”
    “嘶......怪不得最后受了伤。”
    “受伤?放屁!谁他娘的告诉你,沈解元受了伤?”
    “小报上不是说,血染青衫吗?”
    “你他娘的脑子没长全吧?那血怎么可能是沈解元的,分明是贼寇的血!”
    “......”
    自此以后,沈沅之名,已经不能用名动金陵来形容了,简直在整个江南都在被神化....
    除掉了贾雨村,沈沅在金陵的事情,算暂时告一段落了,接下来便是安排入京的事宜。
    ......
    太平湖,一艘两层楼船上。
    沈沅与宝钗并坐于房内,丫鬟莺儿又一次被吩咐在角落里煮着茶。
    “沈郎,原来那些贼寇是你杀的,那时可有受伤?”
    宝钗也看过了翰墨斋的小报,当得知情郎就是剿除敖门寨的英雄时,一颗芳心跳的飞快,胸前的金锁也随之起伏。
    虽说那山寨是他们的缘起之地,但那些坏人却是罪有应得。
    当少女看到‘血染青衫’时,脑补出了一堆凶险的画面,芳心便止不住的后怕。
    事情虽已过去,可还是会害怕少年出现闪失。
    沈沅握住少女的纤纤玉手,温声道:“并没有,妹妹不用担心。”
    “那便好。”
    沈沅看着面前柔美白皙的玉容,宝钗今天特意轻妆打扮了一番,想给情郎展示最美的样子。
    女以悦己者容,少女此刻清丽嫣然的模样格外迷人,两瓣樱红柔唇尤为让沈沅心动。
    “几日未见,妹妹想我了吧?”
    “嗯....唔~”
    少女还未回应,就感受的了一阵温热的鼻息,旋即红唇被噙住,发出一声嘤咛。
    这熟悉的声音传出,让角落里某个丫鬟不禁轻颤了一下,莺儿小嘴里咀嚼着糖葫芦,犹如在吃着狗粮....
    沈沅一边攫取着甘甜,手上也开始动作起来。
    宝钗此刻只觉晕乎乎的,无力去阻挡那只大手,只能任由少年施为。
    良久,两人唇分,少女被少年搂进怀中。
    少年垂首附耳,轻声说着话。
    “伯母是否已经确定了进京的日期?”
    少女感受着耳垂传来的湿热,娇躯不禁轻颤了下,说话声音有些不稳:“嗯....确定了....定在九月初十。”
    “哦,重阳节之后。”沈沅轻吻了下宝钗的粉红耳垂,柔声道:“我与妹妹同行。”
    宝钗此时已是满面含羞,那抹羞红一直延伸到了脖颈。
    “我该....如何....与母亲说?”
    “不必特意说什么,倒时只当是在渡口偶遇,恰好结伴而行,路上也能安全些。”
    从金陵至神京何止千里,路上也不知会有什么状况,有金陵的武解元同行,薛姨妈和薛蟠应该会欣然同意。
    顿了顿,沈沅又补充道:“还有一事,需提前说与妹妹知晓。”
    “嗯?”
    “前几日,忠靖侯曾找过我,托我送其侄女入京,可我毕竟是男子,多有不便,到时让她与妹妹待在一起,就当做个伴,可好?”
    宝钗闻言微愣,清丽玉容上现出怪异之色,轻声问道:“忠靖侯的侄女?可是那位史家姑娘湘云?”
    “妹妹认识史姑娘?”沈沅话一出口,便已恍然。
    贾王史薛四大家族同气连枝,薛宝钗与史湘云又同在金陵,彼此相识倒也并不奇怪。
    宝钗轻点螓首,嫣然笑道:“嗯,两家以前就多有来往,我也时常和云妹妹一起顽。”
    “如此,倒也省事了,妹妹可以直接将此事告知薛伯母,便说史姑娘希望与你们一起进京,我则是受忠靖侯所托,护送史姑娘。”
    早想到两人相识,沈沅也不必想什么渡口巧遇的戏码了。
    此事商定,沈沅又开始不老实起来。
    “妹妹,让我再看看那金锁....”
    薛宝钗:“......”
    莺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