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老同学
作者:金羽生   悍战最新章节     
    进入东屋。
    他把行李帆布包丢在炕上。
    很久没人住。
    到处是灰尘。
    他爸经常值夜班。
    有时几天不回来。
    吃住在单位。
    现在是秋季晒粮高峰。
    进入冬季,要收公粮。
    旧的粮食晒干储存起来。
    要为冬季收粮腾出地方。
    他爸是食堂管理员。
    大小是管事的。
    管着全库几百号人的吃喝拉撒。
    工人都是轮班倒。
    食堂是24小时开。
    简单打扫一下卫生。
    已经晚上7点钟。
    爸爸没有回来。
    肯定是值夜班。
    刘淼不饿。
    应该去李红家看看。
    李红也落榜了。
    上次分开已经半年多没见了。
    李红和刘淼是小学开始到高中同学。
    小学初中一个班。
    高中他在理科班。
    刘淼文科班。
    因为选科有段故事。
    刘淼与李红家相距约1里地。
    李红家住在镇东头。
    刘淼家属于镇中心。
    两家因为刘淼和李红8年同学关系。
    来往比较多。
    刘淼妈妈去世后刘淼不愿意回家。
    基本上回家都住李红家。
    李红家三代单传。
    他这一代一个男孩。
    四个女孩。
    年纪相差2岁左右。
    有时候想想。
    真不可思议。
    那个年代。
    一家5个孩子。
    年纪相差2岁。
    怎么带大的。
    那个年代的母亲真的伟大。
    李红妈妈拿刘淼当亲儿子待。
    逢年过节。
    李红做新衣服都会给刘淼做一套。
    一直持续到高中。
    刘淼叫李红妈妈为婶娘。
    刘淼回家。
    基本上都是在婶娘家住。
    可惜。
    刘淼离家出走。
    没有赶上婶娘去世。
    这是他一辈子耿耿于怀的事。
    只要回故乡。
    必去婶娘坟上填土。
    几十年没变。
    初中升高中。
    两家人在一起商量。
    那时最后一届分文理科。
    谁读文。
    谁读理。
    两家大人商量好几天。
    征询刘淼和李红意见。
    那时候年龄小。
    刘淼和李红听父母的。
    尤其李红。
    对父母言听计从。
    从不反对父母的任何安排。
    最后两家大人决定。
    刘淼学文。
    李红学理。
    两家大人点了鸳鸯谱。
    其实刘淼更适合学理科。
    他是坐不住那种学生。
    文科是死记硬背的。
    李红老实巴交的人。
    不紧不慢的。
    耐心很好。
    特别适合文科学习。
    李红成绩比较均衡。
    刘淼偏科。
    语文物理化学特别好。
    英语最差。
    英语最高分75分。
    成绩好的同学英语都在90分以上。
    正是因为刘淼外向性格。
    两家大人认为刘淼可以从政。
    李红内向。
    可以从事研究类的。
    文当官。
    理当师。
    路过市场。
    刘淼买一兜水果。
    入秋天气还很热。
    刘淼满身发汗进入李红家。
    几个妹妹在家。
    几个妹妹一看刘淼来了。
    围着刘淼。
    二哥长二哥短。
    叽叽喳喳的问个没完没了。
    李红刘淼是同年。
    刘淼是7月份。
    李红是3月份的。
    大刘淼4个月。
    妹妹们叫他二哥。
    李红不在。
    李红爸爸是个井匠。
    这几年镇里旱改水。
    原来河套地由旱地改成水田。
    河套地是挨着辽河大坝周边的地。
    雨水一大。
    十年九涝。
    旱改水可以提高粮食产量。
    离辽河近的土地。
    用水泵抽辽河水灌溉农田。
    离得远的只能打井抽水灌溉。
    秋收开始。
    马上入冬。
    收割好水稻的农户趁冰冻前。
    加井或重新打井。
    为来年灌溉农田做好准备。
    因此这段时间打井的特别多。
    一入冬。
    天寒地冻。
    没办法打井。
    李红落榜后和他爸一起。
    出去给需要打井的农户打井。
    他会开小四轮拖拉机。
    每天拉着打井工具到处跑。
    井匠是门手艺。
    不少赚钱。
    李红是个安分守己的人。
    一辈子在父母翅膀下长大的。
    极度听话。
    凡是父母安排的。
    从不说不。
    李红家当时在农村来说。
    上等人家。
    地多。
    他爸妈特别能干。
    懂门手艺。
    手艺人在农村很吃香。
    不仅赚钱。
    还被人高看一眼。
    突突突。
    一阵柴油发动机的声音。
    由远及近。
    李红回来了。
    一进院。
    停好车。
    听说刘淼来了。
    高兴的连全身泥巴的衣服没换。
    就冲进屋里。
    刘淼,你回来了。
    嗯嗯,大哥。
    两人相拥。
    今晚在家吃饭。
    陪小爸喝点。
    嗯嗯。
    说话间。
    婶娘和小爸走进屋里。
    刘淼回来了。
    婶娘先问。
    来。
    婶娘看看。
    黑了。
    看着更结实了。
    来了。
    刘淼。
    小爸打招呼。
    嗯。
    小爸好。
    好好好。
    今天在家吃吧。
    我刚好带回几条鲤鱼。
    几条鲶鱼,还有鲫鱼。
    让你婶娘烧鲤鱼。
    鲶鱼炖茄子。
    炸鲫鱼。
    咱爷几个喝两杯。
    对对对。
    我去做。
    你和你哥聊会。
    半年多没见了。
    婶娘出去做饭。
    小爸和妹妹都去帮忙。
    屋里剩下刘淼和李红。
    听人讲。
    你在十房开了一家台球室。
    怎么样。
    赚钱吗。
    开始还行。
    现在学校禁止学生打台球。
    关了。
    不干了。
    哦。
    那也好。
    人生地不熟的。
    哪里都不如家里。
    那你今后怎么打算。
    刘永生在镇交管所上班。
    他那里需要人。
    我想先去看看。
    先干着。
    再考虑以后。
    听说了。
    现在刘永生牛的很。
    穿着一身虎皮。
    骑个摩托车。
    满公路抓车。
    被他抓过车的。
    都骂他。
    这活也不太好干。
    主要是招人骂。
    哦哦。
    这个我还不知道。
    我今天刚回来。
    就来这了。
    还没见到刘永生。
    明天去镇政府找他。
    大哥。
    你就打算一辈子种地。
    刘淼问。
    那能干啥。
    祖祖辈辈是农民。
    就继续接班当农民。
    我没你有远大理想。
    我订婚了。
    这么快就娶媳妇。
    新娘子是许丽红吗。
    你们班的那个。
    嗯。
    早听说你们搞对象。
    还真的是。
    你那时都不和我说。
    太不够意思了。
    那里。
    在学校期间。
    只是大家谈得来。
    这次高考。
    我们住在一家宾馆。
    考试这几天感情升华。
    回来和你婶娘和小爸说了。
    约下双方父母。
    互相看看人。
    两个月前。
    两家人吃顿饭。
    把亲事定了。
    彩礼也过了。
    秋收收完地结婚。
    哇。
    大哥。
    神速呀。
    你这蔫了咕咚的。
    老婆讨到手了。
    厉害厉害。
    有啥厉害。
    有些事就是这样。
    老天安排的。
    水到渠成。
    躲不掉。
    行了吧。
    大哥。
    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
    让我们怎么活。
    呵呵。
    你是太挑人。
    学校谁不知道。
    有一堆追求你的。
    小心挑花眼。
    哪有啊。
    都是瞎说的。
    对了。
    你去交管所帮忙太好了。
    以后不会被抓车了。
    刘永生我不熟。
    听说蛮黑的。
    有你在。
    我不用天天躲着走。
    敢抓大哥的车。
    我跟他没完。
    放心。
    有我在。
    他不会为难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