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与狼共舞
作者:金羽生   悍战最新章节     
    多年早起刘淼习以为常,没等刘一刀来叫他,5:50起床,洗漱完毕刚好6点整,等刘一刀来叫他。
    6点刘一刀准时来叫他,先吃早餐,然后,我先出发去接老李他们,我们在天狼沟值守入口处汇合。
    刘一刀对刘淼说。
    嗯嗯,刘叔,好的。
    吃过早饭,刘一刀先出发去接老李一伙人。
    刘淼等到8点,驾车来到村部,说明来意,两个考古学家坐在村部办公室等着呢。
    村部接待人员把他们送到车上,两个行李简单,一人一个提包,身上背着一个背包。
    提包放进后备箱,两人坐进后座,刘淼启动吉普车,车辆驶出村部,左转进入上山村道。
    20分钟左右,车停在天狼沟入口处,刘一刀他们还没到,三个人下车,两个考古学家站在开阔地指指点点,似乎在讨论什么事。
    刘淼坐在北侧柏树下的石凳上,观察两个考古学家的的反应。
    两个人围着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转一圈,最后停在刘淼坐的柏树下,似乎发现什么,围着柏树又转一圈。
    然后,站在崖顶往远处看,小声嘀嘀咕咕,听不清说什么。
    开阔地进口出现一辆面包车,一定是刘一刀他们到了。
    果然,第一个下车的是刘一刀,坐在副驾驶,后车门打开,李英武低头钻出来,紧接着又有五个人先后下车。
    后面下来的三个人从后备箱里拿出几个大包,背在后背上。
    一行人来到北侧柏树下,刘一刀和两个考古学家打招呼握手,又对刘淼示意。
    两个考古学家说了几句辛苦你们了,感谢之类的话,刘一刀说,没关系,你们是上边派来的,村部义不容辞接待好你们,照顾不周,还望海涵。
    两个考古学家说,不客气,不客气。
    刘一刀回身招呼李英武他们过来两个人,帮着考古学家拿提包,两个人拒绝了。
    但刘一刀坚持要他们拿,说你们年龄大了,带着包走路会影响走路速度,这一路上山,山高陡崖,大部分要爬行,还是让他们年轻人拿着好。
    两个考古学家很不情愿的把提包递给他们,嘱咐一句,里面有精密仪器,请小心点,谢谢。
    好的,我们会小心的。
    刘一刀看大家都已准备好,一挥手,他在前面第一位,接着是刘淼,再后面是两个考古学家,李英武他们断后。
    来到值守入口处,刘一刀先上前,递给值守人员一个字条,值守人员仔细把字条看一遍,又数一数人数,才回到值班室里,又打了个电话。
    前后10分钟左右,值守人员招手示意刘一刀,准备过桥。
    值守人员手里拿着一个小红旗,对着对面右挥三下,左挥三下,又举起来,向下一压。
    不一会儿,呼隆呼隆的一阵响声,本来的断路凭空伸出来一座铁桥,咣当搭在刘淼他们站起的这面崖壁上。
    一座宽有3米,长有5米的,两边有半人高的栏杆,防止有人掉下去,这样一座伸缩桥搭成了。
    你们可以过去了,值守人员招手示意过桥,刘一刀第一个上桥,接着刘淼,考古学家,李英武等人,登上铁桥。
    虽然是铁桥,但人多站上去,还是有些颤巍巍的,让人不敢大步走。
    刘淼恐高,他眼睛直挺挺看着对面,不敢两边和往下看。
    5米距离,不到3分钟,全体通过铁桥。
    对面也是一块开阔地,建筑样式和对面相同,分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各有两棵柏树,有石凳。
    刘一刀让两个考古学家坐在石凳上,其他人围成半圆形站着,刘一刀要交代上山注意事项。
    刘一刀说,大家一会儿开始登山,爬过这座山才能下到天狼沟,一上一下,大家注意脚下,正值雨季,台阶苔藓茂盛,容易打滑,老规矩,鞋上绑草鞋,防止滑倒。
    还有,没人一根木棍,当作拐杖,这样爬起来轻松许多,老李,把木棍和草鞋发给我大家。
    好的,李英武回身对背着大包的一个人说,把草鞋木棍拿出来。
    那个人把包放在地上,打开,一件一件取出来,都是事先分好的,用草绳绑着。
    木棍是经过特殊制作的,分两节,一头插入另一头,有个木销子插进去,一根高2米多的木棍做好了。
    草鞋没人两双,防止中途损坏,有替换的。
    李英武先拿出两套递给考古学家,随后,大家各自上前领取。
    分发好木棍和草鞋,又每人发放一个救急包,一瓶水,大家一旦跌倒受伤,可以用救急包救急。
    刘一刀提醒大家。
    一切准备完毕,按刚才行进顺序,开始爬山。
    山看来至少有2000米高,山顶尖尖的,插入飘动云彩,时隐时现。
    一条宽约1.5米的山间小道,蜿蜒曲折一直延伸出去,小路两边长满一人多高的杂草,杂草互相缠绕,自然搭成拱形。
    小路主道没有杂草,一看就知道经常有人清理,修剪。
    好,我们开始出发,大家不要跟的太紧,间隔两个台阶距离,防止有人跌倒,太紧躲避不及,连串倒地。
    刘一刀出发前又一次提醒大家。
    依然刘一刀打头,刘淼紧跟,考古学家居中,李英武他们断后。
    台阶苔藓确实很多,雨水足,长的绿油油的,鲜绿鲜绿的,让人不忍心下脚踩它。
    当当当当的木棍敲击石板路的声音此起彼伏,一行人开始爬山。
    刘一刀一边走,一边提醒大家注意脚下,大家依次往后传,注意脚下,注意脚下。
    山路越往上越陡,越窄,走到2\/3路程时,两边各有一根铁链,铁链两边是深不见底的山涧,往下望去,云雾缭绕,看不清有多深,刘一刀开始提醒大家,注意脚下,不要踩空了,抓住右边铁链,千万千万不能滑倒,可以慢点,看清楚脚下石板。
    下面是山涧,掉下去,尸体都找不到。
    刘淼依次往后传,不能滑倒,抓住铁链,看清楚脚下。
    铁链路大约有150米长,大家都小心翼翼的,不敢大意,队伍明显感觉到慢了许多。
    这段路刘淼一生都记忆犹新,恐惧无助无奈交织,让他后怕不已,下辈子,打死也不走这条路,现在没办法,只有硬着头皮走。
    150米铁链路,用时半小时才全部通过。
    眼前出现一块20平方开阔地,大自然真是够意思,黑夜过后就是黎明,刘一刀停下来,等大家都爬上来,说,我们休息20分钟,喝口水,饿了吃口干粮。
    到山顶还有400-5000米,一会儿一口气爬上去,曙光就在眼前。
    大家席地而坐,喝水的喝水,吃干粮的吃干粮,但都不说话,刚才的铁链路惊恐大家还能反应过来。
    刘淼在想,这样的路,原始人和夏氏家族祭祀时是如何男女老少爬上来的。
    真是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