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朱雀军
作者:南国平民   再造大宋之怪我不小心最新章节     
    随着两人话题的不断深入,张靖渐渐发现,这名看起来年纪轻轻、箭术高超、胆识过人的番国使者,不说学富五车,也是博学非常了,自己已经是大大不如,而且其对“天下”的认知,对局势的判断,对敌我强弱的分析,更是自己所望尘莫及的,张靖的心底,已经有所折服。
    笑话,现代人的知识丰富程度岂是古人能比的。
    除了张靖的堂伯,李芗泉陶然成为张靖信服的第二人。
    二人一直聊着,直到天色逐渐昏暗。这时,远远跑来王家兄弟及几个青壮,那王大郎有些为难的道:“特使大人,死难乡亲已经安葬。草民另有一事相求,嗯,也是左邻右舍让在下前来问问,不知大人可否指点一二?”
    李芗泉“哦”了一声,这王江似乎对自己颇为信任,忙起身相迎拱手作礼以示尊重道:“王大哥客气了,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我懂的,自然如实相告,如若我办得到的,同样不会含糊,至于指点,倒不敢说。”
    王大郎对李芗泉的这番动作很是欢喜,又深深的鞠上一躬,才道:“大人真乃俊杰也!方才我与众乡老商议过,如今村里遭此大难,屋子倒的倒烧的烧,有吃的没吃的,要用的没用的,没法过活,不知大人能否替上下几百口乡亲想想法子。”
    李芗泉一听就犯难了,这么大的事,怎么想法子,我没粮吃没钱用没房屋住,当初我只是想帮帮你们,以免将来心生内疚,可我不是什么都搞得定啊。然而,看在人家这么诚心诚意的份上,多少说几句吧,而且自己身边要聚一班人马,说不定这倒是个机会:“咳咳,王大哥,实话说,我与内人身无分文,实在帮不上忙。但是我倒有一个主意,就是不知大伙敢不敢干杀头之事?”
    听到此话,张靖眼神一闪,瞬间又恢复如初,似乎并不关心。
    王大郎也不是傻子,他猜测道:“大人莫不是要我等反了朝廷?这。。。。。。方才几位乡老就曾建议前往乐共城请罪,哪怕赔上些人,也。。。。。。”
    张靖眼神一瞥,鼻孔一哼,嘲讽道:“尔等都快死到临头了,做的好春秋大梦!”
    听王江如此这般地一说,李芗泉一时间也是无语到了极点。这踏马可是杀了鞑子几十号人,这哪里是欠下几两银子的事那么简单,还妄图通过请罪来保全整个村落啊!这些人难道是脑子进水了吗?还是说那些老家伙们已经昏聩得神志不清、精神错乱了?
    他无奈地哂笑一声:“今天所做出的事情,已然是货真价实、如假保换的造反行为!难不成诸位乡亲还想着能够反悔不成?已经晚了!!!你们但凡有一个人认为鞑子会原谅,都是不可饶恕的想法,是对全村人的不负责任。要知道,你们只是亏欠了一些粮食而已,但那些鞑子呢,他们可是不问是非对错,提起刀子就砍啊!现在可是杀了他们几十号人,你们明不明白,够诛连九族了!!!倘若你们还想要祈求鞑子的宽恕,那我只能送给你们一句话:你们就自求多福吧!”
    王大郎忙分辩道:“不不不,这都是那几位乡老的主意,我断断不是这般想法,鞑子是何等的凶残,在下最是明白不过,我最忧心的是往后的生计。”
    李芗泉哈哈一笑:“如今阖村上下,没吃没喝,熬不了几天,不如把窟窿捅大些,吃几天饱饭,总好过饿死罢。还是那一句,肯不肯干?”
    王大郎似乎考虑了良久,才下定决心道:“大人,您尽管说罢,干了!在下曾任荆湖南路岳州兵马细作营都虞候,后鞑子南下,兵败散乱,隐姓埋名流落乡间,如大人用得着,打探些鞑子军情倒是在下拿手好戏!”
    哦?他说的是“在下”!
    这王大郎还有这等经历?但对他的主动请缨,李芗泉内心还真狂喜了那么一秒半秒,真是困了有人送枕头、饿了有人送肉汤啊!然而,自己虽然想招揽人,但有些事情,自己讲出来总不太好,这王大郎会懂得配合吗?忙连连摆手:“不不不,王大哥,我不是你们的首领,我也无权调遣大伙!”
    王大郎一急,怕这位特使大人变卦,马上大声道:“众位兄弟,刚才李大人的话都听到了,狗鞑子不让我等活,我等便只有反了这鸟朝廷。这个危难之际,须得有一位让我等信服的首领来维持局面,大伙都看得明白,李大人的本事,实在是了不得,王江提议,就由李大人来担任首领,如何?”
    王江之弟自然附和,同来的几个也不多话,似乎是认同了。
    张靖半张着嘴侧目看着王大郎,有些惊讶,其一,这个王大郎居然这么轻轻松就将几百号人交给一个番国人,如果脑袋不是被驴踢过就是太率直了,其二,你王大郎有何本事,能代表几百人?其三,我好歹是大宋都头,要论首领的人选,难道我还不如这番国使者?
    好吧,我又不是望湘村人,无权干涉,而且我要就要壮丁,如果要搭上那些老残妇幼,我宁可不要。
    实际上,王江之前一直在帮里正做些事,因此在村子里颇具声望。里正离开后,他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众人推举的候选人。然而,王江认为自己虽然办事能力尚可,但并不具备领导才能。所以,他们内部经过一番商讨之后,决定寻找一个更合适的人来担任这个重要职务。
    可是,在这群山野村夫之中,还有谁能够胜任呢?显然,他们有两个备选人员:张都头和李特使。
    一提起张都头,周围的人们纷纷摇头表示反对。原因很简单,虽然说这个张都头带领着一群身手不错的好汉们,但要是说起仁义道德方面,那可真是差得远了呢!甚至,他曾经还威胁那些不愿杀敌的老百姓们,如果违背命令就要被斩杀。就是因为这句话,让普通民众对他产生了畏惧之情。
    其次呢,那位姓李的特使不仅英勇善战,而且武艺高强,特别是他的箭术更是出神入化,给众多百姓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张靖的实力明显稍逊一筹。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正是因为张靖带来了一大帮人,望湘村里的大家才会担心如果选择了他作为领袖,那么到时候自己可能就没有什么话语权了。而那位特使呢?他们只有两个人,其中还有一个是柔弱的女子,以后肯定有很多事情需要依靠望湘村的村民们帮忙。这样看来,似乎选择这位特使更为稳妥一些。
    内心一阵狂喜的李芗泉表面上波澜不惊,心中却暗自沉思着。这望湘村人口不少,粗略估计起码有壮丁一百之多,如果他们愿意跟随自己,那倒也不失为一件好事。毕竟,他一直渴望拥有一支能够追随自己前往海外逃避战乱的队伍,没想到竟然如此迅速地得到了这样的机会?
    一夜暴富的错觉在瞬间消逝,很快李芗泉就清醒过来,意识到目前自己一无所有,根本无法养活这些人。必须把情况说清楚才行。于是,李芗泉向周围的人们拱了拱手,诚恳地说道:“感谢各位乡亲对我的认可,但是我现在身无分文,粮无半粒,居无定所。如果诸位选择跟随我,恐怕会遭受很多苦难啊!”
    王江率先回道:“大人不在的时候,我们这些人就如同草芥一般微不足道,鞑子想杀就杀,想屠就屠,毫无还手之力。大人一来,不仅拯救了我们整个村庄于水深火热之中,还将鞑子打得落荒而逃。如今望湘村已经被毁,我和其他乡亲们一样,身无分文,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但是如果能够跟随大人,总算是有了一点希望和盼头啊。”
    那王湖也附和道:“是啊,大人,我们现在都没有家可以回去了,您大人有大量,就收留我们吧!我们想要报鞑子屠村的血海深仇,也需要大人的统领和指挥啊。”
    其他人也纷纷说道:“族长死了,里正又被那些可恶的官府关起来了,现在没有人能够为我们这些平民百姓做主了。大人您如此宽厚仁慈,请您千万不要抛弃我们这些可怜之人啊。如果鞑子再次来袭,又有谁能够抵挡住他们呢?”
    最后有人甚至喊道:“大人若是打算抛弃我们,当初就不该救我们。如今我们已经走投无路了,与其饿死或者被那残暴的鞑子杀害,倒不如一死了之!”
    众人纷纷附和,表示愿意誓死追随大人。
    李芗泉长吁一口气,他心中暗付,tnnd,老子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踏马群山之中已经狂奔了三天三夜,不仅如此还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差点丢掉性命的遭遇战,但好在一切平平安安,如今终于有人主动投靠。看来啊,想要做成一件事,不付出点代价是不行的,只有先付出才可能有回报啊!
    想到这里,李芗泉拱手说道:“既然如此,那我就暂时接受这个首领之位吧!大家尽可放心,如果有我李芗泉一口吃的,绝对不会让大家饿着肚子!咱荆湘人有句话,要死luan朝天,不死变神仙!鞑子不让我们活命,那他娘的咱们就反了!大不了跟他们拼个鱼死网破!”
    说到这里,李芗泉觉得还是要给他们一点信心才行,毕竟人要是没有了盼头,那可就真的完了:“诸位也不必太过忧心忡忡,没地方住咱们就去抢鞑子的屋子来住,没粮食吃咱们就去抢鞑子的粮食来吃。哪怕有一天咱们在这四川待不下去了,俗话说得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到那时我就带着大家伙儿杀回东婆罗国,去过那逍遥快活的日子,岂不是美哉!”
    王大郎等人闻言均是一喜,此人总算是被拉拢过来了:“好!我等日后全听大人差遣!那我等军队该起个什么名号呢,望湘村军?”
    望湘村军?这叫什么名字啊,既拗口又难听,还土里土气!
    李芗泉沉思片刻后说道:“依我之见,这个名字实在不妥。我倒是有个不错的提议,不如就叫朱雀军吧。朱雀,身形覆盖火焰,永生永世不会熄灭,拥有着极其旺盛的生命力。以它的形象作为我们军队的象征,可以为我们赋予无穷无尽的气韵,将来必定会为这世间带来祥瑞和灵气。”
    接着,李芗泉又故做深沉道:“况且,蒙元属金,朱雀者,火也,火克金!张都头,你意下如何?”
    张靖本不置可否,这跟他无半点干系,便随意赞道:“朱雀军?好好好,某深以为然!”
    不过话说回来,经过一整天与这位特使的交流,张靖的内心深处逐渐泛起一丝变化,这种变化虽然微妙,但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着。
    自从与李芗泉那次深入的交谈后,他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窗户,视野变得更加宽广。他深知,长宁军坚守在凌霄城中,面对强大的鞑子军队,终有一天可能会面临覆灭的命运。
    然而,眼前这位番国特使却给了他不一样的感觉。此人不仅胸怀仁义道德,学富五车,而且武艺高强,才华横溢。与这样的人物并肩作战,是否能够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呢?
    当然,这仅仅是一瞬间的想法罢了。就像他对谭如许所说的那样,目前最重要的是先摸摸这个人的底细和本事,再观察一下局势的发展。
    于是,他决定出言试探一下对方:“如今鞑子来势汹汹,不可一世,朱雀军刚刚成立不久,根基尚浅,难以依靠。如果阁下不嫌弃的话,张某倒是可以暂时协助几天。”
    听到这话,李芗泉不禁喜出望外。他早就看出张靖身上有着一种职业军人特有的气质,而且他还拥有一批忠诚的部下,如果能得到他的帮助,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李芗泉连忙说道:“张都头真是义薄云天,感激不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