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情意
作者:玉糖萝   宫归雁最新章节     
    慈宁宫里已没了那淡淡的佛手柑香气,取而代之的是浓郁的药味。
    太后这一病就一个多月,慈宁宫上下的脸上都笼罩了一层哀戚之色。
    我随着雨棠姑姑进入内殿,隔着屏风在外头给太后磕头。
    “咳咳咳……”里头传来了太后的咳嗽声,声音如同撕裂空气的疾风,令人担忧。
    “雁心,你过来。”太后对我说道。
    只是嗓子如同被什么东西堵住一样,声音闷闷的,有些沙哑。
    我起身绕过屏风,看到了靠坐在床上的太后娘娘。
    娘娘脸色苍白,眼睛深陷,脸颊消瘦,看上去非常疲惫。
    “太后娘娘……”瞧着太后如此模样,我声音不由有些哽咽。
    但想到太后一向不喜欢宫人哭哭啼啼的,我只能深吸口气,将眼泪咽了回去。
    太后娘娘冲我招招手。
    我走过去,跪坐在她的床前。
    太后脸上挂着一丝笑,虽然微弱,但却显得亲切。
    “雁心丫头,你去永和宫德贵妃身边了。”太后娘娘问我。
    我点头回道:“回禀太后,是的。”
    太后娘娘摸了摸我的发髻,道:“也好,姌嫔那孩子本是不配你伺候的。”
    我吃了一惊,慌忙回道:“是奴婢蠢笨,没有伺候好姌嫔娘娘,辜负了太后您的期望。”
    太后娘娘笑了笑,说道:“当初哀家心里难过,看着你就好像看到珙桐那孩子,正巧姌嫔来向哀家求助,说马佳氏那毒妇安排的婢女想要谋害她,哀家便让你过去帮衬帮衬,而且你在慈宁宫,珙桐把你护得太好,你也需要历练历练。”
    我颔首谢过太后的良苦用心。
    同时,也为自己当初的自以为是感到羞愧。
    姌嫔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清楚,没有我她也一样有办法除掉柳叶、柳枝,她只是不想暴露自己的本性,想要借别人的手维护那楚楚可怜的小白花形象罢了。
    而我还以为自己帮了她,实则只是她利用了我。
    太后娘娘看我低头不语,开导道:“姌嫔那孩子野心大着呢,可格局却小,哀家担心她走不远,才把你指派过去。
    可她倒好,小肚鸡肠,用人疑人,这是大忌。
    你这次给她这个教训也好,她若能悟出什么,也算有造化,若悟不出来,还要一条道走到黑,那谁也救不了她。
    她额娘,哀家的表妹那几日在宫里,日日来与哀家作伴,哀家没少劝她,可后来发现她这个额娘根本管不了她这个女儿了。
    也是,当初她要给人做妾,毁了自个儿不说,也毁了她的孩子。姌嫔能活到现在全凭她自己能闯,怪不得这做女儿的不听她的。”
    一口气说了那么多的话,太后娘娘似乎有些累了。
    她捂着胸口喘着粗气,眉头紧皱。
    桂嬷嬷赶紧端来一杯水,我接过,服侍着她喝下。
    “太后娘娘,可觉得舒服些了?”我关切问道。
    太后苦笑:“人老了,身子就这样了,一病啊就好不了。”
    “不会不会,等天气暖和了,您的身子就好了。”我听她说好不了三个字就觉得心里异常难过。
    这几年在宫里见多了、听多了生死,实在是不想再看到有人离开。
    然而,生老病死却是逃不脱的,这才让人觉得悲伤。
    太后重重地吐出口气,冰凉枯瘦的手抚上我的脸,对我说道:“孩子,真儿喜欢你,哀家也挺喜欢你。若你能陪伴在真儿身边,哀家倒也能放心走了。”
    我又惊又羞,只觉得心跳加快,耳朵发烫。
    “呵呵,太后娘娘,您这么直白,瞧把雁心这丫头臊的。”桂嬷嬷打趣道。
    我更害羞了,头垂得低低的。
    太后也笑了。
    但笑过后,我却听到她长长地叹了口气。
    不知为何,这一声叹气让我觉得很是不安,只觉得心突兀地狂跳了几下。
    这时,桂嬷嬷说道:“太后娘娘,您别操心了,相信十九爷会处理好这些事的。”
    我抬起头,看了看她俩。
    太后娘娘并不打算瞒我,她看着我说道:“雁心,你这丫头心里通透,有些事也该让你知道。”
    我心里的不安更甚。
    只听太后继续道:“雁心,你该知道以你的身份是做不了庆王的嫡福晋的。”
    我一怔,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委屈。
    可我太明白了,太后娘娘说得对,我的身份配不上庆王嫡福晋的位置。
    只是一直以来阿玛、额娘对我的教导,是“人必其自爱也,而后人爱诸;人必其自敬也,而后人敬诸。”
    身为女子,哪怕身份低微,也要自尊自爱。
    入宫前,他们教导我不要攀高枝除了是想我保命以外,另一层含义就是不想让我给人当妾,哪怕那人是九五之尊的皇帝。
    “阿玛、额娘哪怕穷死,也不能让我的宝贝女儿去给人当小老婆。”这是我懂事后,阿玛、额娘的叮嘱,也是他们时时刻刻的自我警醒。
    我正胡思乱想着,就听太后娘娘说道:“可真儿那孩子极其看重你,说不管如何艰难,都要娶你为妻。
    为了这事,他已和皇帝坚持了三年。
    原先哀家希望他能回京过些好日子,他小时候苦,身为皇子却也没少受罪。
    皇帝想他笼络朝臣,要他娶赫舍里家的女儿。
    那时,哀家觉得这条件并非不能接受。
    娶了赫舍里家的女儿为嫡福晋,纳郭络罗家的女儿为侧福晋,再纳你为侧福晋,虽不是正妻,可只要他宠着你,你又聪慧,那在府里的日子也不会难过。
    可真儿那孩子就是不肯,他说他绝不会辜负你,让你做妾。
    他还说早已答应了你阿玛、额娘,若要娶你,那一定是明媒正娶,正妻之位,且是一生一世一双人。
    这件事让皇上极为不悦,他兄弟二人就这样杠着,实在是让哀家揪心。”
    太后这一席话,在那一刹那,犹如一股清泉滋润着我的心。
    第一次,我对庆王的情意有了踏实感。
    之前我时常会觉得我和庆王之间的情爱虚无而缥缈。
    似乎只是话本里的一段奇缘,虚幻而迷人;又似乎是海市蜃楼,让人捉摸不透。
    我俩之间若不算小时候那一场奇遇,也不过是见过三两次面而已,要说有多少动力让我去为此抗争,我还真没有。
    但,他却一直抗争着。
    这让我内心涌起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轻轻拍打着我的心弦,让涌上的泪水模糊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