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乌进孝何许人?他为什么仅一次出场?
作者:乐天派流浪的猫   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最新章节     
    乌进孝在《红楼梦》中只有一次正式出场,即在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较为详细地描写了乌进孝在快过年时到宁国府送年货的情况。
    曹公笔下这样写乌进孝,啥意思呢?
    一、乌进孝其人
    乌进孝,是宁国府黑山村庄头,他不是刘姥姥这样的农村老人,也不是周瑞那样直接给贾府管理封地,而是承租宁国府的田庄,与主子签约后上交租金租物,相当于田庄总管。
    实际上,乌进孝的职责与周瑞有类似之处。不同的是,周瑞的权限在他之上,是管片;乌进孝则是田庄的具体负责人。
    不过,周瑞负责的是荣国府的田庄。而乌进孝是在宁国府,书中没有交待谁是宁国府田庄管事的。
    可见,乌进孝这个\"黑山村庄头\",有可能就是宁国府田庄的直接管理者,是宁国府封地里所有干活长工的头,他懂农活,又擅长与宁国府打交道,攀上关系。
    这样的人,不简单,尽管不是《红楼梦》的主角,却是小人物中真正厉害的角色。从他后来透露的信息来看,他的兄弟负责荣国府的田庄,也就是在周瑞手下揽活。
    由此可以分析,乌进孝和他的兄弟,实际上具体掌控着贾府封地里的田庄收成。
    二、乌进孝的进贡
    书中写道,\"老砍头\"乌进孝走了一个月零两日才从黑山村深一脚浅一脚赶到宁国府送上年货。
    首先递上红禀,\"门下庄头乌进孝叩请爷奶奶万福金安,并公子小姐金安。新春大喜大福,荣贵平安,加官进禄,万事如意。\"
    这番礼节过后,由贾蓉奉上他进贡的账单,贾珍细细看完单子。单子把账目列得很清楚:
    大鹿三十只,獐子五十只,子五十只,暹猪二十个,汤猪二十个,龙猪二十个,野猪二十个,家腊猪二十个,野羊二十个,青羊二十个,家汤羊二十个,家风羊二十个,鲟鳇鱼二百个,各色杂鱼二百斤,活鸡、鸭、鹅各二百只,风鸡、鸭、鹅二百只,野鸡野猫各二百对,熊掌二十对,鹿筋二十斤,海参五十斤,鹿舌五十条,牛舌五十条,蛏干二十斤,榛、松、桃、杏瓤各二口袋,大对虾五十对,干虾二百斤,银霜炭上等选用一千斤,中等二千斤,柴炭三万斤,御田胭脂米二担,碧糯五十斛,白糯五十斛,粉粳五十斛,杂色粱谷各五十斛,下用常米一千担,各色干菜一车,红卖粱谷牲口各项折银二千五百两。外门下孝敬哥儿玩意儿:活鹿两对,白兔四对,活锦鸡两对,西洋鸭两对。
    这个单子,似乎极尽所能体现出贾府奢华生活的一部分。
    其实不然。
    先看乌进孝是如何从容地回答主子贾珍疑问的。
    首先,贾珍问他\"你还硬朗?\"乌进孝笑着回应:不瞒爷说,小的们走惯了,不来也闷的慌。他们不愿意来,到底年轻。我怕路上有闪失,再过几年就可以放心了。
    几句话的意思既回答了贾珍的提问,又表达了自己尽管一把老骨头了,还是很负责,有担当的,隐隐透着对贾珍奉承之意。乌进孝可谓一个溜须拍马的\"老家伙\",久经沙场,应对自如。
    接着,贾珍又问\"你走了几日?\"乌进孝回话\"今年雪大,外头都是四五尺深的雪,前日忽然一暖一化,路上竟难走得很,耽搁了几日,怕爷心焦,可不赶着来了!\"
    你看,乌进孝把自己姗姗来迟的原因解释得合理合情,又滴水不漏,圆滑至极。
    贾珍又问\"今年你这老货又来打擂台来了。\"乌进孝赶忙趋前两步回答:
    \"今年年成实在不好。从三月下雨,接连着直到八月,竟没有一连晴过五六日;九月一场碗大的雹子,方近二三百里地方,连人带房并牲口粮食,打伤了上千上万的…。\"
    贾珍诘问\"我算定你至少也有五千两银子来,这够做什么的?如今你们一共只剩了八九个庄子,今年倒有两处报了旱潦,你们又打擂台,真真是叫别过年了!\"
    乌进孝道:爷的这地方还算好呢。我兄弟离我那里只一百多里,竟又大差了。他现管着那府八处庄地,比爷这边多着几倍,今年也是这些东西,不过二三千两银子,也是有饥荒打呢!\"
    一席话,几个回合,乌进孝就有理有节一一回复了主子贾珍的盘问,貌似天衣无缝地把少交租子的理由说得清清楚楚。
    自然,乌进孝轻松过关,他这唯一的一次正式出场就赚得个盆满钵满。
    三、乌进孝这个人不简单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乌进孝这个人不简单。
    乌进孝之所以那么大年纪还亲力亲为,给宁国府送年货,目的就是为了打宁国府的秋风,少交贡。
    若派别人来,哪怕是自己的儿子,他都不放心,怕泄露实情。这从贾珍的提问,乌进孝回复自己来习惯了,之所以姗姗来迟是因为雪太大、行走不便等等对白中,就可以感知。
    当贾珍问他又来打擂台时,这个\"又\"字,足足体现乌进孝打秋风不是一回两回了,很显然他是一个很会\"打擂台\"的高手。
    后来乌进孝以天气影响、下了冰雹,以致收成不好等等为由向贾珍\"打饥荒\"。事实上,就是糊弄贾珍不懂天气,不懂农时,不懂庄稼收成,兼之宁国府人才凋零,即便有主管封地的类似贾瑞这样的人,也可能被乌进孝收买,与之里应外合共同成为坑贾珍这样的主子的\"下人\"。
    业内人都明白,农村种庄稼要靠天吃饭,这正常。歉收也正常,但不可能几十年都如此,连年歉收;何况歉收若严重的话,肯定是大面积的,或天灾或人祸所至,不至于只局限在贾府的封地上。从乌进孝上报的宁国府、荣国府庄子歉收的情况看,很显现是他在忽悠贾珍,既然宁荣二府都歉收严重,何以乌进孝的进贡偏偏多出许多?其中的水份不言而喻,不过是他漏洞百出的障眼法罢了。
    乌进孝之所以能说服贾珍,自然是乌进孝吃准了贾珍\"外强中干\",没有亲自去实地调查了解封地的情况,也没有能力查出庄子里的\"猫腻\",只要宁国府的收成多于荣国府就心满意足了。
    难怪\"乌进孝\"这个名字有深意,谐音\"不尽孝\",黑着心进孝嘛。
    侧面也暗示着像贾珍之类的主子,在有心计、圆滑的\"下人\"面前,说不出子丑寅卯,也查不出问题之所在,无可奈何之下,只能是他说啥就是啥,尴尬收场。
    四、乌进孝出场的意义
    曹公之所以这样写乌进孝出场,表面上看,乌进孝上交的贡品,家养的,从海上捞的,山上打猎来的,山禽山货海味猛兽,应有尽有,琳琅满目。
    其实,这些贡物不过是乌进孝打了折扣从中牟利下的一部分。
    这,说明了什么?一是说明乌进孝这类人下剥佃农,上欺主子;二是折射出贾珍之辈\"肚内草莽\",治家水平不够,已没有治家的能力了。
    这,预示着贾府开始衰败,走向没落了。
    所以,乌进孝的出场,并不单是展示贾府的豪华奢侈,而是通过乌进孝的交租,引出贾府生活来源之一的封地收入。
    通过贾府封地的\"财源枯竭\",兼之贾府管理上的失控,从此揭示出贾府必然走上经济上的衰落。
    盛极而衰下,一当\"贾史王薛\"四大家族这一\"大厦\"一夜间倾倒时,必然是全部覆灭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