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何以说倚老卖老的李嬷嬷对贾宝玉有着满满的母爱?
作者:乐天派流浪的猫   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最新章节     
    旨在为闺阁女子立传的名着《红楼梦》,大旨谈情的同时,也将众多的老仆、嬷嬷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嬷嬷中,有名的便有赖大的母亲赖嬷嬷,贾琏的奶娘赵嬷嬷,迎春的乳母王嬷嬷等。本文单论贾宝玉的乳母李嬷嬷,这位奶妈给人的印象并不好,还被视为倚老卖老的\"老货\"。
    我们就赏析赏析这位倚老卖老的李嬷嬷。她是否在不讨喜中愚顽昏愦,其实藏着乳母的慈爱?
    一、李嬷嬷的出场
    李嬷嬷在《红楼梦》中的出场还不算少,大约有六次以上,有的一掠而过,有的简明扼要,有的则详细着墨,更多以对话、动作等细节刻划出她居功自傲、自以为是及排揎丫头、贪小便宜等鲜明的\"倚老卖老\"的人物形象。
    李嬷嬷的首次亮相,出现在第三回,仅仅是提及,一掠而过:
    \"宝玉之乳母李嬷嬷,并大丫鬟名唤袭人者,陪侍在外面大床上。\"
    就这一句话,点到即止,稍不注意,就会被略去。其实,这是曹公有意为下文埋下的伏笔。
    第八回便浓墨重彩地写了李嬷嬷的正式出场。宝玉去梨香院看望生病的薛宝钗,乳母李嬷嬷及一众婆子丫环随行。
    林黛玉正好也来探病,就在宝玉与之叙及\"斗篷\"话题时,李嬷嬷便对宝玉说道:\"天又下雪,也好早晚的了,就在这里同姐姐妹妹一处顽顽罢,姨妈那里摆茶果子呢,我叫丫头去取了斗篷来,说给小幺儿们散了罢。\"
    在宝玉同意后,李嬷嬷便出去安排丫头取斗篷,令小厮们都各自离去。
    就在薛姨妈摆了茶果,糟了好的鹅掌鸭信款待宝玉时,宝玉嚷着\"这个须得酒才好\"。薛姨妈便命人去灌了最上等的酒来。
    李嬷嬷一见,不让宝玉喝酒,便说:\"姨太太,酒倒罢了。\"
    急得宝玉马上央告:\"好妈妈,我只吃一钟。\"
    \"拿大\"的李嬷嬷当即对宝玉一番训斥,还不合时宜地数落:\"不中用!当着老太太太太,哪怕你吃一坛呢。想那日我眼错不见一会,不知是哪一个没调教的,只图讨你的好儿,不管别人死活,给了你一口酒吃,葬送的我挨了两日骂。姨太太不知道他性子又可恶,吃了酒更弄性,有一日老太太高兴了,又尽着他吃,什么日子,又不许他吃。何苦我白赔在里面。\"
    薛姨妈听了李嬷嬷这番话,自然很反感,回应道:\"老货,你只放心吃你的去,我也不许他吃多了。便是老太太问,有我呢。\"
    李嬷嬷只得下去,\"和众人且去吃些酒水。\"
    宝玉吃了三杯酒后,时刻关注的李嬷嬷又来拉阻。宝玉再次央告:\"好妈妈,我再吃两钟就不吃了。\"
    李嬷嬷便以老爷在家提防问书为由劝阻宝玉,说得宝玉心里大不自在。黛玉见李嬷嬷\"扫了酒兴\",便对宝玉道:\"别理那老货,咱们只管咱们的。\"
    李嬷嬷也不敢得罪林黛玉,只好说:\"林姐儿,你不要助着他了,你倒劝劝他,只怕他还听些。\"
    林黛玉给了李嬷嬷一番白眼,又一顿冷言冷语。说得李嬷嬷失了面子,便安排小丫头在这里小心伺候,自己回家去了。
    李嬷嬷\"老货\"形象由此成型,旋即在贾府传开。
    二、李嬷嬷的不讨喜
    书中紧接着叙事,将李嬷嬷在贾府中不讨喜的桥段写得很是经典。
    有名的如吃\"豆腐皮包子\"一事。
    宝玉曾给晴雯带了一碟子她喜欢吃的豆腐皮包子,晴雯因刚吃过饭,便没有吃留着。李嬷嬷进来看见了,直接叫人拿回家,给她孙子吃了。
    这事让晴雯很不高兴,告诉宝玉后,怜香惜玉的宝玉当即\"窝着火\"。
    接下来的\"枫露茶事件\"就让宝玉的火气再也忍不住了。
    宝玉在半醉中接过丫环茜雪捧上的茶,吃了半碗,忽又想起早起的枫露茶来,便问茜雪,那沏好的要三四次才出色的好茶在哪?我现在要喝呢。
    在茜雪回复那碗好茶被李嬷嬷看见一饮而尽后,气得宝玉大怒,将手中的茶杯\"豁啷一声\"掷于地下,打得粉碎,还泼了茜雪一裙子的茶水。
    宝玉还跳起来对着茜雪大骂:\"他是你那一门子的奶奶,你们这么孝敬他?不过是仗着我小时候吃过他几口奶罢了。如今逞的他比祖宗还大了。如今我又吃不着奶了,白白的养着祖宗作什么!撵了出去,大家干净!\"
    可见,宝玉又多么不喜欢乳母李嬷嬷。在他心里,居功自傲倚老卖老的李嬷嬷太把自己当回事,仗着是奶妈,随时嘴碎,对他唠唠叨叨,还随心所欲地吃包子、喝他喜欢的茶,已到了是可忍孰不可忍的地步,便直言要撵走李嬷嬷。
    除了宝玉等人不喜欢李嬷嬷外,贾府的丫环也很厌烦她。
    书中在19回交待,宝玉去袭人的娘家时,正好李嬷嬷拄着拐到宝玉屋里看他,见丫环只顾玩闹,不理她,便叹道:
    \"只从我出去了,不大进来,你们越发没个样儿。别的妈妈们越不敢说你们了。那宝玉是个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家的。只知嫌人家脏,这是他的屋子,由着你们糟蹋,越不成体统了。\"
    一丫环当即背着她暗地里骂道:\"好一个讨厌的老货。\"
    可见,李嬷嬷自以为是倚老卖老这一糟透了的形象,已植根贾府,多么不讨喜。
    然,李嬷嬷仍不知趣,忽又看见盖碗里装着糖蒸酥酪,一听丫环说\"不能动\",是宝玉专门留给袭人用的,便来了气,一下将酥酪吃尽,还留下恨话:
    \"你们也不必妆狐媚子哄我,打量上次为茶撵茜雪的事我不知道呢,明儿有了不是,我再来领!\"
    李嬷嬷活脱脱\"贪小便宜\"、\"排揎丫头\"的形象跃然纸上,完全是不收敛、反挑剔生事,一副倚老卖老的样子。
    三、李嬷嬷的变本加厉
    20回更写出李嬷嬷的变本加厉。
    贾宝玉在林黛玉房中说着耗子精的笑话时,李嬷嬷拄着拐又来宝玉那里,大骂袭人:
    \"忘了本的小娼妇,我抬举你起来,这会子我来了,你大模大样的躺在炕上,见我来也不理一理。一心只想着装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你不过是几两臭银子买来的毛丫头,这屋里你就作耗,如何使得!好不好,拉出去配一个小子,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
    袭人被骂得直哭,宝玉赶过来为袭人分辩。又惹得李嬷嬷发气:\"你只护着那起狐狸,哪里记得我了,叫我问谁去!谁不帮你呢!谁不是袭人拿下马来的!我都知道那些事。我只和你在老太太太太跟前去讲。把你奶了这么大,到如今吃不着奶了,把我丢在一旁,逞着丫头们要我的强。\"
    李嬷嬷一面骂,一面又哭起来。
    黛玉宝钗赶过来相劝,李嬷嬷又拉住二人唠唠叨叨将当日吃茶、茜雪被撵、昨日吃酥酪等事,一股脑儿说个不停。
    正不可开交时,所幸在上房算账的凤姐闻讯赶来,一边\"好妈妈,别生气……\"的安慰,一边招呼着她家吃\"滚热的野鸡\",又叫丰儿给她拿拐拿擦泪的手帕子,李嬷嬷才随着凤姐走了。走时,李嬷嬷还不忘赌气:
    \"我也不要这老命了。索性儿没了规矩,闹一场子,讨个没脸,强如受那娼妇蹄子的气。\"
    四、李嬷嬷倚老卖老的背后
    奇怪的是,袭人面对李嬷嬷\"倚老卖老\"的霸道行为,却是一味的息事宁人。
    之前李嬷嬷喝了枫露茶,贾宝玉摔了茶杯,贾母派人过问时,袭人为李嬷嬷掩饰,说是自己失手砸了钟子;宝玉要撵走李嬷嬷时,又赶忙劝阻:
    \"你立意要撵他也好,我们也都愿意出去。不如趁势连我们一齐撵了,你也不愁没有好的来服侍你。\"
    在李嬷嬷吃了原本宝玉留给她的酥酪时,又假言只想吃风干栗子,要宝玉剥栗子,躲开宝玉的追问。
    在57回宝玉发了呆病\"眼也直了,手脚也冷了\"时,第一时间想到的还是请\"年老多知\"的李嬷嬷来看看……
    这究竟何故呢?按理,袭人对李嬷嬷应更恨才是。
    从书中透露的种种细节分析,不难看出,原来袭人之所以这样对待李嬷嬷,除了她个性使然、又是李嬷嬷一手调教的丫头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她明白:
    李嬷嬷作为宝玉的奶妈,她是真心疼爱宝玉的。
    故贾母、王夫人不会撵走李嬷嬷,她得罪不起,只能息事宁人,否则就是自己\"背锅\"。
    在枫露茶事件中,丫环茜雪被撵出贾府,李嬷嬷只是\"告老解事\"。这其实是贾母和王夫人从中调停的结果。贾母王夫人怎可能仅因奶妈拿了包子、喝了一杯茶将她撵走?这传出去岂不影响贾府的声誉,何况\"孝道\"是主流价值,贾府的公子怎能背此骂名?
    无辜的茜雪当了替罪羊,这便是活生生的前车之鉴,只能吸取教训!
    无奈这李嬷嬷太渣渣哄哄,为了表现自己\"奶妈\"的重要地位,大刷存在感,便一而再、再而三的\"作\",还拿她开骂向她撒气……
    故脂批:\"奶母之倚势亦是常情,奶母之昏愦亦是常情。\"
    深晓利害关系的袭人,只好想方设法为李嬷嬷的\"作\"买单,即便伤害自己,还得为她开脱。
    这也侧面说明李嬷嬷对自己奶大的宝玉是真心实意的,甚至比她自己的儿子还要在意。
    其实,书中也多处不经意间写及李嬷嬷关爱宝玉的细节:
    贾宝玉在薛姨妈家喝醉后,悄悄探望,见宝玉在屋里睡着了,才放了心出去。
    后来她\"告老解职\"后,亦多次去宝玉那里过问,问宝玉如今一顿吃多少饭,什么时候睡觉等等。
    在26回宝玉凤姐被马道婆作道法陷害,幸得一僧一道赶来解救,后来宝玉养了33天病好后,李嬷嬷为宝玉传话,通知贾芸办事:
    \"好好的,又看上那个种树的什么云哥儿雨哥儿的,这会子逼着我叫了他来。\"
    在57回,宝玉发了呆病袭人请她来探望时,更有李嬷嬷的真情流露。
    她看了半日,问他几句话,没回答,用手向他脉门摸了摸,嘴唇人中上边着力掐了两下,也不觉疼。
    宝玉这一人事不知的情形,吓坏了李嬷嬷,当即\"呀\"的一声搂着放声大哭,还捶床倒枕道\"可了不得了\"、\"这可不中用了\"、\"我白操了一世心了\"等等肺腑之语。
    宝玉苏醒后,李嬷嬷又带领宋嬷嬷等几个年老人用心看守。
    这些,足以体现李嬷嬷对宝玉的关爱是深厚的。只是,她的慈爱太愚顽昏愦。作为奶母,总按传统的教条严严实实地管教约束,还想当然地视之为终身依靠,使得宝玉倍感压抑。
    就连亲奶奶贾母、亲妈王夫人对他也都没怎样苛责严管,李嬷嬷遭到宝玉的极度反感,还视之为\"死鱼眼睛\"便是意料之中的事,也难怪他身边的丫环大多不理李嬷嬷。
    李嬷嬷自然而然成了不讨喜的\"老货\"。
    当宝玉明白过来后,对她的态度便转了过来。故62回宝玉过生日时,书中特意作了一个说明:
    宝玉向以李嬷嬷为首的四个奶妈一一行了礼,为她们曾经的抚育表达了谢意。
    可见,李嬷嬷倚老卖老的背后,的确藏有一颗乳母的慈爱之心,只是太偏执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