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红楼梦》的妯娌不只是"仇妯娌",也有温馨
作者:乐天派流浪的猫   乐天派流浪的猫的新书最新章节     
    俗话说"亲兄弟仇妯娌",道尽妯娌关系的微妙,不亚于世间最难相处的婆媳之争。
    毕竟妯娌关系是弟兄关系的一个延伸,存在一个屋檐下免不了的义务牵扯,自然会产生利益纠葛、财产纷争以及争宠逞能等等矛盾冲突,也就有了欲说还休的喜怒哀乐。
    古典名着《红楼梦》重点描写的四组至亲至近的妯娌关系,便淋漓尽致演绎了妯娌相处的爱恨情仇,既有"仇妯娌"的无奈,也有"好妯娌"的温馨。
    一、刀光剑影的"邢王之争"
    《红楼梦》最经典的一组妯娌关系,便是蠢笨的邢夫人与蔫坏的王夫人看似亲密无间、实则内耗不止的妯娌之争。
    没啥背景的邢夫人是荣国府贾赦的正室夫人,虽说是继弦,却也是名正言顺的大房太太,一品诰命,但"禀性愚强"的她看似聪明、实则蠢笨,遇事不肯变通,经常"尴尬人作尴尬事"。
    出身豪门的王夫人是荣国府贾政的正室夫人,来自"四大家族"的王家,表面上是贤良淑德的大家闺秀,实则言语迟缓"藏愚守拙"城府很深,待人蔫坏蔫坏的。
    她二人的丈夫,本是同父同母的亲兄弟,按道理"打断骨头连着筋",完全血浓于水,亲情可谓无坚不摧。
    然,只因荣囯府的继承权给了二房,由贾政王夫人当家,大房的贾赦邢夫人挨着荣国府另辟别院居住,仅得袭爵,贾赦便时常抱怨父母偏心,由此衍生出邢王二夫人刀光剑影的妯娌之争。
    略举两例,便可清晰感之她俩妯娌表面上一团和气,实则明争暗斗不断。
    如贾母高寿过生那天,荣国府的代理管家王熙凤绑了得罪尤氏的两个婆子,扔到了马圈里。殊不知其中一个是邢夫人陪房的亲戚,就托邢夫人向王熙凤求情。邢夫人便有意当着王夫人的面,要求王熙凤高抬贵手,放她陪房亲戚一马。
    这显然是明白不过的敲山震虎,既对王熙凤表达了不满,让离心的王熙凤难堪,又抓住时机有意做给王夫人看,意在指责王夫人:好你个弟媳欺人太甚,我的儿媳不仅帮你管家,你们还合起伙来要处置我大房的人,太"噔鼻子上脸",不把我大房放在眼里了!
    王夫人哪里不懂邢夫人敌对她的心思?只不便当众说破,就淡淡的顺着邢夫人之意要求王熙凤赶紧把人放了,这不足挂齿的小事哪能影响老封君贾母的生日?
    毕竟百善孝为先,孝最大。
    邢夫人明面上出得一时之气占了上风,让高高在上的王夫人吃了哑巴亏,不敢辩解。
    岂知,蔫坏蔫坏的王夫人并非善荏,怎会甘心让样样比不上自己的邢夫人颐指气使?王夫人顺着邢夫人说话,不过是蓄势待发,为未来的儿媳薛宝钗取代王熙凤夯实基础罢了。
    王夫人此举,一箭双雕,既回应了蠢笨的邢夫人,又打击了精明的王熙凤,可谓阴着的"不争之争"。
    又如邢王二夫人联合发起的"抄检大观园",不仅激化了内部矛盾,还给贾府带来严重的不安宁因素,就像探春指出的:"咱们倒是一家子骨血呢,一个个不像乌鸡眼?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实际上并非理性行动的"抄检大观园",是"绣春囊事件"引发的一大败作。起因是贾母的粗使丫鬟傻大姐在大观园捡拾到不堪入目的绣春囊,被邢夫人撞见收缴,却蠢乎乎的交给王夫人处理。
    邢夫人本意是想让王夫人难堪,看她的笑话,尊贵的红楼女儿居住的大观园居然出现了这等污秽之物,你王夫人当家怎样当的?
    一时恼怒的王夫人转身就对王熙凤一顿训斥,随即王熙凤还有邢夫人的陪房王善保家的就组成联合检查组,连夜突袭"抄检大观园"以证清白。
    抄检结果却出乎意料,这绣春囊竟然是丫鬟司棋与情人潘又安在大观园幽会时不慎丢落的。
    司棋可是邢夫人的庶女贾迎春的首席丫鬟,还是王善保家的外孙女。这下邢夫人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反倒弄成了自己的笑话。
    这次"邢王之争",表面上是蠢笨的邢夫人不敌蔫坏的王夫人。实际上贵为夫人的邢王俩妯娌谁也不是赢家,无休止的内讧不过加剧贾府没落罢了。
    随着贾府后来被问罪追责,刀光剑影的邢王二夫人最终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她俩妯娌的命运终究殊途同归,双双沦为阶下囚。
    二、彼此不待见的王熙凤与李纨
    李纨与王熙凤是爱恨情仇十分明显的俩妯娌,原本她俩不算亲兄弟关系的延伸,只因李纨的丈夫贾珠过早离逝,贾母把荣国府的管家权暂时交给王熙凤代管,才有了彼此不待见的"仇妯娌"关系。
    原来王熙凤既是大房邢夫人的儿媳,又是二房王夫人亲上加亲的内侄女。王夫人见自己的大儿子死了,小儿子贾宝玉还没成家,由王熙凤代理管家也就没啥意见,表示认可。
    这样一来,守寡的李纨便与王熙凤有了一个屋檐下直接利益冲突的妯娌矛盾。
    表面上看,二人过从甚密、和谐相处。实际上貌合神离,互相看不顺眼。
    看重自身利益的李纨,那是出了名的吝啬,对属于自己的管家权瞬间转手给王熙凤,显然愤愤不平,不情愿的。
    精明的王熙凤哪里不明白李纨的不满、妒忌与怨恨?毕竟名不正言不顺占了大嫂李纨的管家位置,李纨不生气才怪?
    虽说这是贾府最高主子的决定,但王熙凤也没推辞。实际上,争强好胜贪得无厌的王熙凤也不可能拒绝,还心向往之乐于接受。
    由此,李纨与王熙凤这俩妯娌就在互相挤怼中上线了。书中重点写的两个场景,便鲜明地勾勒出李纨与王熙凤也是"仇妯娌"的典型:
    如贾母安排贾府相关主子奴仆凑份子钱给王熙凤过生,王熙凤答应承担李纨的份子钱,可仅仅是口头答应,她哪舍得真心为李纨掏这十二两银子?李纨见王熙凤口是心非,对她更没好感,便配合尤氏讽刺王熙凤"行了大运",劝她真诚点别太虚伪小心遭报应,后来直接就是冷漠以待。
    贾府没落后,王熙凤的女儿巧姐被拐卖,手里有钱的李纨分文不出,根本不愿帮凑赎金,对已然失势的王熙凤真个是睚眦必报,已无半点妯娌情分。
    又如林黛玉贾探春她们建诗社后,由李纨当社长负责统筹,李纨便领着大家找王熙凤出任监社御史,摆明了就是"宰"王熙凤,由她负责诗社活动经费。
    王熙凤怎不明白这是李纨针对她?有意要她掏钱资助,便取笑李纨太抠,明明自己一年有四五百两银子的收入,就是个财主,完全出得起小钱赞助大观园的姊妹们办诗社,却吝啬鬼一样不愿掏腰包,让人瞧不起。早就不满王熙凤的李纨,马上反唇相讥,有意挑拨王熙凤与心腹丫鬟平儿的关系,逼得王熙凤乖乖就范,出了五十两银子,她俩妯娌的明争暗斗才暂告一段落。
    可见,李纨与王熙凤正是"针尖对麦芒"的"仇妯娌"典型。
    三、同病相怜的李纨与尤氏
    李纨与尤氏却是同病相怜的"好妯娌"。
    虽说李纨对王熙凤没有好感,对宁国府的当家太太尤氏却十分亲近。这俩妯娌虽说也不是亲兄弟关系的延伸,却胜过血缘亲情完全像闺蜜像知心姐妹一样友好。
    原来尤氏是宁国府贾珍的继弦,是另一房的长嫂,由于宁荣二府都在一条街上,隔得近,亲戚关系又没出五服,还有贾母这个老封君统领着,荣国府的李纨便与宁国府的尤氏有了同在一个屋檐下家长里短的妯娌交集。
    还关键的是,她俩妯娌"同病相怜",个性又相投,有很多共情之处。
    当上正室诰命夫人的尤氏,仅是宁国府名面上的当家奶奶。她原本命苦,出身卑微,后家没啥背景,丈夫贾珍还荒淫无道,将宁国府弄得除了大门外的石狮子干净外都不干净,自己又未能育下子嗣无法"母凭子贵",无从反抗之下,只好将苦处打落牙齿往肚里吞,当家当得十分软弱无力。
    出身名门的李纨虽说与贾珠"门当户对",还育有长子贾兰,按理荣国府的管家非她莫属,哪知丈夫贾珠英年而去,竟然"煮熟的鸭子飞了",不仅儿子贾兰不被贾府看好,自己瞬间还被边缘化,成了不管事的大奶奶,还得在正青春的年龄守所谓的女节,困在偌大的荣国府过着"槁木死灰"般的孤寂生活。
    万般无奈之下,失落的李纨便呕心沥血抚育儿子贾兰,这是她唯一的精神支撑,只寄望儿子争口气,将来出人头地,母子俩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李纨与尤氏如此心酸的悲凉境遇,使得本没实质利益交集的俩妯娌,有了"同病相怜",有了亲密无间过从甚密的闺蜜感觉,兼之彼此又宽厚待人,更是惺惺相惜,得以充满人情味地友好和睦往来,成就"好妯娌"的温馨。
    略举两处细节,即可印证。
    如贾母过生的七十一回,尤氏祝寿表意后晚上留在李纨处歇息,李纨不仅热情与之叙话,还担心尤氏"只怕饿了",赶忙命丫鬟素云倒了碗新鲜的好茶面子,招呼李纨趁热喝。
    又如小姑子惜春要尤氏带走丫鬟入画的七十四回,尤氏辩解不过惜春就赌气离开,径直到李纨处诉说体己话,排解内心的怨气。
    从这些家长里短,可以看出李纨与尤氏俩妯娌的和谐温馨,尤氏在李纨那里宾至如归,李纨待尤氏也真正是极尽热情周到,她俩当然是难能可贵的"好妯娌",不会有"仇妯娌"般利欲熏心的算计以及互相攻讦的两败俱伤。
    四、先交好后交恶的尤氏与王熙凤
    不过,尤氏与王熙凤这俩妯娌,就截然不同,又让人唏嘘不已了。
    按理尤氏与王熙凤完全可以相安无事,进而友好相处,毕竟一个是宁国府的当家奶奶,一个是荣国府的代理管家,威风八面的"琏二奶奶",共同的身份决定着彼此可以礼尚往来,当是感同身受的关切照应,也就有诸多深聊以盼的共同语言。
    起先的尤氏和王熙凤确也如此,俩妯娌也曾走得近,厚密交集中有了等同姐妹的友好。
    尤氏病了,王熙凤带"各样细粥,精致小菜"前去看望,还受托料理秦可卿的丧事;荣国府庆元宵时,王熙凤说"没有人疼",尤氏当即回应"有我呢"……等等这些,都说明尤氏与王熙凤存在"先交好"的妯娌情分。
    只可惜,天有不测风云,贾琏偷娶尤二姐的事"爆雷"后,没有安全感的王熙凤哪里还会在意与尤氏原本脆弱的妯娌情?尽管尤氏曾极力反对贾琏与尤二姐这桩不当的地下婚姻,但尤氏哪能阻止得了?只有干瞪眼的份。
    出了名的"醋坛子"王熙凤怎可能包容理解?毕竟利益攸关,稍有闪失就是自己败走麦城!
    于是,强势盛怒的王熙凤不仅登门上府兴师问罪,将无辜的尤氏骂得个狗血淋头,说她"没才干,又没口齿,锯了嘴子的葫芦",尤氏低头受罚被讹诈了500两银子;这还没完,想从良的尤二姐又被王熙凤算计回荣国府,百般受尽屈辱,未能产下腹中胎儿,被逼含恨吞金自杀。
    尤二姐的死,让尤氏不寒而栗,虽说尤二姐不是她的亲妹妹,但也代表她尤家的脸面,王熙凤的手段如此狠毒,尤氏哪敢再与之交好?慢慢的,尤氏也开始回击王熙凤,俩妯娌由此逐渐走向交恶。
    七十一回,伺候尤氏的丫鬟发现荣国府没关好大观园,好心提醒了一下,被负责管理的婆子破口大骂,主持公道的王熙凤当即令人将婆子捆了扔进马圈,要给尤氏一个交待。可婆婆邢夫人却当众要求王熙凤放人,关键时刻,在场的尤氏不仅不为王熙凤伸腰,反而装傻充愣,对王熙凤笑说:"连我并不知道,你原也太多事了!"
    气得下不了台的王熙凤,恨恨的哭着离开了贾母的生日宴会。
    可见,李纨与王熙凤是伤害性极大的"仇妯娌",她俩妯娌的"先交好后交恶",防不胜防,尤需警惕!
    综上而言:《红楼梦》中的妯娌,既有"仇妯娌"不同情形的无奈感伤,也有"好妯娌"难能可贵的和谐温馨。
    愚以为,人生海海,相遇不易,相知更难,既然有缘成为妯娌,何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毕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各位看官,你们认为呢?遂以记之,甲辰年一月七日于湄江之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