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李达康的野望
作者:兜猫的瑜   重生:祁同伟风云再起最新章节     
    县委书记办公室。
    李达康约见了易学习,两人促膝交谈。
    “学习书记,在你的关心和支持下,金山商业步行街和后街改造项目已经通过县委常委会研究,目前均在设计阶段。
    其中,商业步行街项目,差不多已经设计完成,我这边已经安排规划局会同财政局拿出预算,报县委常委会议确定拦标价,再按程序开展招投标。”李达康汇报。
    “达康县长说动就动,风声已经敞出去了,希望能够进展顺利。”易学习还是要提醒一下,前期设计资金需要县财政解决,这点钱倒是小钱,如果最后因为资金问题落实不下去,恐怕县政府会成为广大居民的笑柄。
    “放心吧,书记。我这边是安排大路县长在持续跟进的。”李达康回答。
    “大路同志还是有能力的,按照你的意见把他调到县政府来协助你工作,是一步好棋。”
    “谢谢书记关心和支持。”对易学习的胸襟,李达康还是佩服的。
    他继续汇报:“书记,我还有些工作,想事先与你汇报沟通一下。一个是企业改制,二是交通建设。”
    易学习点点头,示意他继续说。
    “关于企业改制,我是这样思考的,目前,全县大大小小一共48家企业,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处于停产或者濒临停产状态,在生产的有金山传统的藤竹纺织手工制品、白酒、茶叶和水泥,个别乡镇企业生产红砖,污染严重,其中水泥是市里直接管辖,我们管不到。
    所以,我的想法是,这些企业该卖掉就卖掉,能够整合就整合,财政再支出,那是很大一笔负担。不如轻装上阵,财政甩开负担,还能赚一笔,盘活闲置资源。
    这个县有企业,在计划时代有他的用处,但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其产品已经完全落后,根本竞争不过外来产品。”
    易学习认真地听着,也在思考:“达康县长,我觉得你的想法是正确的。但也要讲策略,我们不要指望一口吃一个大胖子。是不是可以采取试点改革,毕竟,邓老人家都说过,要摸着石头过河嘛。”
    李达康点点头:“书记的指示非常英明。我们确实是摸着石头过河,不能搞一刀切。前些天,我看新闻,浙江那边乡镇企业改制就很有成效,我想我们可以带队出去学习一下他们先进的经验。”
    易学习点点头:“我看行,你们研究一个调研考察方案,到时候,你亲自带队去考察一下。政府是哪位副县长分管工业经济?还是潘辉吧?”
    李达康点头说:“是潘县长,但我想调整一下分工,书记。”
    易学习问:“调整谁来分管?”
    李达康回答:“我想让韩雪同志来分管,潘县长年纪大了一些,在思想上可能没有年轻人解放。韩县长兼任县工商联主席,长期和企业家打交道,今后如果主抓企业改制,可能要更方便一些。”
    易学习点头:“嗯,政府的事情,你就说了算吧,我也就不多过问了。”
    话虽这么说,他对李达康的态度还是认可的。潘辉在他任县长期间可是他的铁杆,潘辉进县委常委都是他极力争取的。李达康征求他的意见,算是给了他一个说法。
    “第二个事情,就是交通建设。书记,我现在只是在脑海中有一个雏形,但也还是想事先跟书记报告。”李达康说。
    易学习示意他继续。
    “当前,我县交通方式极为单调,就是公路。国道一条,省道一条,就这两条主干道,全县通车里程不到1000公里,这还要包括国道和省道300多公里。并且,县乡道路状况极差,长期缺乏管护。村道更不用说了。并且,硬化道路只占35%左右。
    道路状况,严重制约了我县经济社会发展,这种局面,我觉得要下大力气改变。
    高速公路就不要讲了,目前,省里项目僧多粥少,能够落实到市区周围就不错了,不可能落实到县城里来。
    国道和省道是既成的,除非县道提级,不过是换汤不换药,不值得花大力气争取。”
    李达康说着,站了起来,来到办公室墙壁上的金山县地图面前站定,继续说:“书记,我想法是这样,在现在道路的基础上,加上三横四纵,把全县道路交通沟通起来,尽量形成闭环。”
    他一边在地图上比划,一边说着他的畅想。
    “书记,如果我的想法能够落实,那将给全县交通状况带来极大的改观,群众出行,货物运输,都将带来极大方便。”
    易学习眉头紧锁,道:“按你的规划,需要新增多少公里数?需要多少资金,测算过没有?”
    “没有,书记,事在人为嘛。有想法才行动,我是这样觉得的。规划和测算,我这边准备近期安排交通局来落实这个事情。”
    李达康看了看易学习,又回来坐下,说:“书记,我知道你担心的是什么,不就是资金问题吗?这些项目,我准备花五年时间来落实,又不是集中到今年或者明年。你刚才也说了,一口吃不了一个大胖子,我也知道循序渐进这个道理的。”
    李达康喝了口水,继续说:“资金方面,我准备多方面争取。一个是争取世行贷款,哦,对了,世行项目,我还准备争取建设跨牙江大桥,争取把北部片区8个乡镇沟通起来。”
    易学习道:“这个贷款项目不好争取哦。”
    李达康说:“有想法才有动力嘛,最怕的是没有贷款项目,你都不知道去哪里争取呢。二是争取省交通厅支持,反正我是想争取让他们东留一点西截一点,总之能够多争取就多争取,还要让他们戴帽,不要市里给分一口。”
    易学习笑道:“那你这可是要得罪市交通局了。”
    李达康也笑:“市交通局周涛局长不是和你搭过班子吗?书记,我们不但要戴帽,还要请你多跑一下市交通局,从他们嘴巴里尽可能多的再掏一些出来。这算是第三个方面的争取吧。”
    “这第四个渠道,就是县财政了。书记,我知道县财政也困难,但挤挤总是能够挤一点出来的。
    而且,县财政的钱,我准备这样使用。这也是我跟同伟同志交流时,受他的启发得出来的。
    那就是政府出钱买物资,群众出力,当然,如果群众不出力或者说没有劳力,折算成钱也可以。政府出多少钱,群众出多少力,要有个比例。这笔钱,就由村委会来监管和落实,绝无利润,就是要在预算范围内修更多的路。
    要知道,五六十年代,群众修路都算工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