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浙大偶遇
作者:兜猫的瑜   重生:祁同伟风云再起最新章节     
    第二天,也就是考察的第六天,考察组在萧山市考察了两个乡镇企业。
    这是考察的最后一站,所以,大家都很放松。
    这一天的考察日程也结束得很早,下午完全放空了。
    又是副县长韩雪来请示:“达康县长,你看咱们都出来快一个星期,大家的想法是今天休息一下。”
    李达康说:“是要休息的嘛。”他太知道这些干部的想法了。
    韩雪不知道李达康是揣着明白装糊涂,紧接着说:“同志们的意思是,想出去玩一下,这好不容易来一趟,去游一下西湖,看一下关白娘子的雷峰塔。您觉得如何?”
    李达康笑道:“韩县长,这恐怕是你想去吧?我觉得不如何。”
    他耐心地解释:“同志,我也放你们假,但是这个人多,就容易出事情。出了事情,我是带队领导,我责任重大呀!”
    随后,李达康吩咐:“同伟,你通知考察团的同志,今天下午就在酒店休息,如果要出来散步,不要离开酒店方圆500米。”
    祁同伟哦了一声,却没有动。
    眼见韩雪不高兴,李达康想了想,说:“算了,这样吧,你们两个女生,我特批,你们可以去逛街。但是,费用自理。”
    韩雪顿时又高兴了,至于其他的男同胞,那就“死道友莫死贫道”,管不了那么多了。
    果然,逛街才是女人的天性啊。
    等韩雪出门了,李达康看祁同伟还杵着没有出去,便问:“怎么不动?”
    “县长,”祁同伟建议,“您看,你长时间没回京州了,现在好不容易出来一趟,是不是应该带一点纪念品回去?给小杰买点土特产啊,他恐怕会十分高兴的。”
    小杰是李达康的儿子。
    李达康略一思考,就知道祁同伟是什么意思了,同时他又想起老领导的公子。上次赵立春就跟他抱怨过,两个孩子都跟母亲亲近,而跟父亲有隔阂。
    “算了,你通知他们,下午自由活动,晚饭之前集中。晚上就不能出去了。”李达康说。
    祁同伟答应了。李达康又问他:“同伟,你不会跟我说,你也要去买纪念品吧?”
    祁同伟摇摇头,说:“县长,你在哪,我就在哪。”
    “你去通知他们吧。中午休息一会儿,下午我们去一趟浙大。问一下东来书记,他要去的话,就一起去。”李达康说。
    中午,祁同伟只休息了一会儿,便来到酒店大堂等着。
    一点钟左右,李达康下来了,祁同伟迎了上去。
    “东来书记不去?”李达康问。
    “他说要去。”
    “好,那就等他一会儿。”
    过了一会儿,赵东来也下来了。三人出了门打了个出租车直奔浙江大学。
    这三人都显年轻,看起来像研究生,竟顺利地混进了大学校园。
    初夏时节,气候宜人。三人一边在满目青青的校园里走着,一边聊天,当然,是两位领导聊天,祁同伟听着。
    “县长,不是的约的明天吗?今天来大学做什么呢?”赵东来表示疑惑。
    “出校园十多年了,来感受一下校园气氛。同伟,你有什么感受?”李达康说。
    祁同伟听李达康叫他,赶紧上前两步到李达康边上,回答:“感觉轻松。”
    中午时分,校园里的道路上,是三三两两的大学生们,有的步履匆匆,有的慢行踱步。久违的大学生活。
    赵东来开玩笑:“你们两个,一个是大学生,一个是研究生,就欺负我一个大老粗呗。告诉你们,我已经报了省委党校了。”
    祁同伟赶紧解释:“书记,哪里敢哟。”
    李达康问:“追求进步是对的,报了什么专业?”
    赵东来回答:“经济管理。”
    李达康祁同伟都有些惊讶。
    赵东来嘿嘿笑道:“你们这样看我干什么?我脸上有花?我不能只会公安工作啊,要多面手。将来也好给达康县长当好参谋助手。”
    李达康点点头,没作评价,祁同伟表态:“书记,我要向你学习。”
    赵东来嘿嘿一笑,说:“互相学习互相学习。”
    赵东来说着话,不经意地一瞥,然后扭过脑袋,仔细地观察着某一方向,随即回头说:“达康县长,同伟主任,我好像看到了一个熟人。”
    两人看向赵东来目光的方向,李达康对这个女生太熟悉了,脱口而出:“小惠。”
    祁同伟听到了,也仔细看了看,他不熟悉赵小惠的背影。此时,赵小惠背对着他们,祁同伟只到女生一头长发披在背上,头上有一只布蝴蝶结。
    看起来,还是当过兵、干过警察的赵东来眼力好一些。
    李达康向前疾走,同时放大声音:“赵小惠!”
    赵祁两人赶紧跟上。祁同伟知道李达康确认了,一定是赵小惠本人。
    前面的赵小惠听到了声音,回头过来,见是李达康,脸上顿时露出诧异、惊喜、不可思议……脸上各种表情交织。
    她也转身走了回来,近前停下,高兴地打招呼:“李哥。”又看到身后两人,则更加惊喜:“祁书记,赵书记。”
    在她的印象中,祁同伟还是前进街道的那个书记。
    两人上前打了招呼,一边走,一边聊起了能够在此见面的原因。
    赵小惠在清北读研究生,如今正在做毕业设计,碰巧她的导师受命去日本的大学交流半年,经过多次协调,她导师的同学兼死党,同时也是浙大的教授、硕士生导师,正在做的课题与赵小惠的毕业设计题目高度吻合,便把赵小惠委托过来了。
    “有这么巧吗?”李达康听了赵小惠的介绍,不禁问道,“你毕业设计的题目是什么?”
    赵小惠回答:“城乡集体所有制企业改制问题分析与研究。”
    “有这么巧吗?”三人异口同声地问,倒把赵小惠愣住了:“什么意思?”
    李达康回答:“我们来浙省,就是考察乡镇企业改制。”
    赵小惠有些高兴:“真的?那说明我们想到一块去了呗,可能,我还能为你们提供一些帮助呢。”
    李达康又问:“小惠,你的导师怎么称呼?”
    赵小惠回答:“郑强教授。”
    “真巧,我们明天就要拜见他。”李达康说。
    “啊?有这么巧吗?你们怎么会认识郑教授?”赵小惠疑问连连。
    “你嫂子介绍的,欧阳以前在浙大读在职研究生,导师就是郑教授。”
    “真巧。哦,是我忘了问嫂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