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户部观政
作者:一只猫鬼   谋国:海晏河清最新章节     
    训练有素的恒阳军行动十分迅速,在千牛卫的配合下,以赵子善为首的山匪,和以师爷杜宾为首的劫狱黑衣人,被尽数逮捕归案。
    另一边,全副武装的恒阳军包围了荆州刺史府,正在清查府内账簿财物,方文卓的一众家仆,连同养在甲子巷的外室,被尽数押入了州府大牢。
    消息传回寿恩伯府,可急坏了本就忧心忡忡的寿恩伯,他几次三番试图与驻扎在刺史府外的军士套近乎,想要得到些许内幕消息。
    可军士只是板着脸,冷冰冰地说了句“无可奉告”,再后来,干脆贴了告示,不允许闲杂人等近前。
    方文卓被捕,刺史府被查封,寿恩伯想当然地以为,这是昭仁帝的旨意,毕竟他无论如何都不敢相信,白玉京竟敢私自下令抓捕朝中三品大员。
    而如果是昭仁帝的旨意,荆州这方天高皇帝远的法外之地,怕是要保不住了。
    寿恩伯一时间惊惧万分,竟活生生把自己吓病了,面色灰败,形容枯槁,药石无医,隐隐有不久于人世之象。
    只有他自己清楚,他犯下的,是怎样罄竹难书的滔天大罪。
    ……
    视线转回八岭山。
    八岭山进山的主路只有一条,但由于山势险峻,怪石嶙峋,所以纵然有登山梯,但若要爬至山顶仍然十分不便。
    这样一条险而窄的山路,决计不可能有车马通行。
    难不成,那八百万两赈灾银并非藏在此处?
    白玉京站在山脚处徘徊不定,忍不住开始怀疑自己先前推断的正确性。
    “发什么愣?”贺停云屈指敲了敲他的额头,从怀中掏出一张地形图,边看边说道,“如果赈灾银藏在八岭山,绝不可能是走这条路上山的,人力搬运的可能性也不大。”
    白玉京凑过去,发现地形图绘制得十分精巧,连东侧那条隐秘的小路都做了标注。
    “这是谁画的?不会又是顾北柠吧?”
    贺停云不置可否地点点头:“她说她幼时曾上山学习过如何辨别基础药草,所以,对八岭山的地形比较熟悉。”
    “你觉不觉得,她身上的疑点太多了,一个在桐庐县这种穷乡僻壤长大的孤女,怎么习得的这一身本事?尸体勘验、舆图绘制、甚至略通医术。”
    “我又何尝不知?只是眼下,尽快找到那八百万两赈灾银才是最重要的。”
    贺停云继续研究地形图,怀疑的目光落到了后山断崖处。
    他点了点地图,说出了心中的猜测:“如果从这里,有没有可能利用绳索,将装着赈灾银的箱子拽到崖上。”
    白玉京在心中过了一遍整个操作流程,思忖着这个方法的可行性:“我觉得可行,按照图上的标识来看,后山的崖壁并不算太高,走,我们过去瞧瞧。”
    两个人一同绕到了崖壁的位置,在断崖边缘处,确实发现了不少摩擦的痕迹,最关键的是,在断崖不远处,有一处人迹罕至的洞窟。
    千牛卫燃起火把,进到洞窟内查看,果不其然,几十个尚未被拆开封条的大木箱子,整齐地码放在洞窟内。
    白玉京随便掀开一个箱子,硕大的银锭底部,刻了“天兖通宝,昭仁十六年啻造”等字样,是押赴荆州江陵郡的赈灾银无疑。
    可赈灾银拨付已过月余,既是贪墨,又为何原封不动地藏在此处?
    贺停云看出了他的疑惑,思忖道:“会不会是因为官银都有特殊批号,他们不敢花?”
    “既然不敢花,又为何要冒着杀头的风险贪污,”白玉京将银锭扔回箱内,语气讥讽,“更何况,只需将银子融了重新压模铸造,就可以毁掉官银独特的印记。”
    “那不然,就是这批银子另有用处……”
    贺停云莫名联想到勤婶曾提及过的荆州税关,同样是经手钱银无数的官家机构,二者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
    “我要再去桐庐县中转一转,说不定能得到一些新线索。”
    “好,我写折子回京,向陛下汇报一下进展,对了,江南两道怎么还没有运粮食过来?户部办事,真是越来越拖延了。”
    “算算日子也该到了,怕是就在这两天吧。”
    ……
    但其实,前往苏扬两州调粮的官员,此时此刻,正被困在苏扬两地官员的迷魂阵中,不得脱身。
    当日朝堂之上,昭仁帝亲口谕旨,令户部官员携圣旨前往苏州府,令江南两道即刻押解救济粮运抵荆州。
    但散朝后,户部却因为谁来担这个差事吵翻了天。
    全国十道十三州中,独属苏扬两州地位超然,不仅仅是由于其每年力拔头筹的税银金额,更重要的,是因为扬州州府所在——六朝故都金陵城。
    出于对金陵独特的历史政治地位的尊重,天兖朝建国以来,将金陵设为留都,同样架设了一套政府行政班子,如六部、宗人府、大理寺、太常寺、鸿胪寺等等常见的政府机构,在金陵同样保留了一套。
    只是金陵这套行政班子大多是摆设,只有一个虚名罢了,职务清闲但不掌实权,若有京官调往金陵,哪怕明面上官秩有所升迁,但其实就是一种变相的贬谪。
    实际的政治权利中心,仍然牢牢握在燕京。
    但与此同时,金陵的官员,也因此在士林中博得了一个清流的名声,看重闲情逸致,而非世俗庶务;追求个人志向,而非一昧钻营取巧,满足了读书人对为官之道的一切设想。
    金陵超然于其他州府的特殊地位,及其冠绝天下的人文风物,使得金陵的官员,多了股恃才凌物的傲气,也因此,燕京户部的官员,是万万不想跟这帮狗眼看人低的金陵官员打交道的。
    更何况,陛下先前早有明旨调粮,金陵竟敢阳奉阴违,将皇命置若罔闻,谁知道这里头藏了什么能害死人的猫腻。
    一时间,户部各官员之间相互推诿,任谁,也不愿接这个烫手山芋。
    几经辗转,这项差事竟落到了户部观政金铮鸣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