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岁寒知松柏,国难见忠臣
作者:安心的石头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最新章节     
    第564章 岁寒知松柏,国难见忠臣
    杨岌说到这里,解释道:“臣在路上,已经和长孙大人将此事调查清楚。原来是一队巡逻的士卒在回营的时在大营南面十里的一道溪水边,发现十多车无人看守的粮草,一时贪心,以为是谁丢弃在那里的,于是就拖回到营。”
    “谁知没过多久,程将军就带着五千骑兵,以燕辽军抢夺他粮草的名义向大营发起了攻击,臣事先也并不知晓此事,下面的人也未向上汇报,所以才发生了这件冲突。”
    “十数车无人看守的粮草?”
    李民民听到这里明显的皱了皱眉头,心里疑窦纵生,封德彝萧禹陈叔达等众臣们,听到这里也是露出疑惑的神情,而房玄龄和杜如晦则是神情凝重,露出若有所思的神情。
    粮草何其重要,怎么会有人把十数车军粮弃弃在燕辽军大营十里的地方,程咬金的营塞是在罗艺大营西南二十公里的飞云岭一带,就算运输粮草也是从泾水河南岸。
    怎么会跑到北岸被泾州军一队巡逻的士卒给捡到?忽然之间,仿佛想到了什么,一个念头涌上脑海,李世民脸色顿时变得无比难看,阴沉似水,神色严肃的质问道:“杨岌,你确定不是你们的人抢的?”
    “皇上,臣可以确定,当日巡逻的那队士卒,一共五十名一个都没少,也没有人受伤,现在还在渭水北岸的大营里,皇上可派人去查问,若有半点慌言,可治臣欺君之罪。”
    “昨日上午的冲突,是谁先发起的攻击?”
    “皇上,臣确定是程将军的骑兵先攻击我方大营的,冲突就发生在大军营塞南门,冲突很是突然,不然也不至于发生的时候,军营的骑兵来不及开出塞门,这一点儿,前营守塞的将士们都可以做证。”
    呃.李世民顿时脸色阴沉似水,不自觉的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首席谋士房玄龄。
    房玄龄和杜如晦此时也是眉头紧锁,两人嗫嚅了一下,最终微微叹了一口气,没有说话。
    而长孙无忌则是嘴角微微含笑,之前他追上杨岌的大军后,就问了这件事,搞清楚了这里面细节,由其是他在安定城外程咬金的身边看到了程怀亮,当时还疑惑兵荒马乱的,这小子不待在长安,怎么跑到了军中?当时情况着急也没多想,后来追上杨岌后一问,顿时猜出了这里面的微妙,是以暗示杨岌可以将此事汇报给皇上,请皇上定夺,好好给封德彝和长沙郡王上上眼药。
    那样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就算板上钉钉了。
    他并没有将程咬金的意图说透,怕杨岌不敢卷入皇子们的争斗之中。
    但长孙无忌哪能知道杨岌早就受李言妥托,要告程咬金一状。
    长孙无忌看到李世民和房谋杜断都想到了这里面的微妙,于是嘴巴紧闭,不置一词,置身事外,只是略略瞟了一眼斜对面的一个老家伙。
    而此刻坐在那边的封德彝则是有些坐立不安,他岂能不知道,程咬金和泾州大军的冲突是怎么回事儿?只是现在事情败露了,看到李世民一脸的愤怒。
    封德彝脸色有些僵硬,只能装作不知情的样子,希望皇上不要注意到他身上。
    李世民此时有些猜到,恐怕程咬金的怪异行为和朝中的皇子之争有些关职,虽然细节方面一时之间想不了那么透澈,但心里已然升起了一股无名怒火,次子想和长子争太子之位,自己也能理解。
    实际上,李世民将两个儿子一起叫来,就是起了相互制衡的意思。
    可次子如此落井下石,在这个紧要关头,冒着可能逼反罗艺的风险去借刀杀人,这就让李世民无法接受了。
    身在权力中枢,争权夺利不可避免,就算向亲兄弟下刀,也情非得已,李世民也是这么过来的,虽然生气,但也不会过于奇怪。可现在是什么时候,在突厥大军压境,朝廷倒悬的时候,不惜一切后果的破坏大局,只为达成自己一已之小利。
    这一点儿,李世民是万难接受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自己万乘之君,冒死前往便桥,稳住颉利,而自己的儿子却给拼命的给自己招惹敌人,生怕自己应付得过来了?一想到这里,李世民心里升起了万丈的怒火,再也端坐不住,起身在众人面前走来走去。
    但想到现在的时局危急,李世民有再多的火气也得往肚里咽,在这个关头,将皇子之间的争斗挑破,节外生枝,于大局不利。
    只好将此事暂时押下,上前搀扶起杨岌,温言安慰道:“此事朕已知道了,那时候罗艺还未死,也是朕让程将军注意大军的动向,是想配合将军行事。”
    “恐将军有所闪失,想来是程将军试探一下内情吧?”
    “这件事和将军无关,反而是将军处事果断,这才将一场有可能的叛乱扼杀在萌芽之中,如此说来,将军又是一件大功啊!”
    杨岌见目地达到,也没有在此事上继续纠缠,而是说起了第三个理由。“皇上,其实刚刚两个原由,还不是最重要的,臣最后要说的是,泾州这几万大军,长期在罗艺的带领和别有用心的经营下,已有渐渐脱离朝庭的意思了,这次罗艺造反,而泾州军上下跟随,就是一个端倪。”
    杨岌诚恳的说道:“皇上,臣岌不过中人之姿,不比朝中李靖、李绩、尉迟恭、侯君集等久经战阵的沙场骁将。原本也只是泾州军的一个副将,最多也只是在主将的统领下带领一万多军马,已然是很吃力了。”
    “此次,罗艺为了对抗朝庭,拉笼臣,才升臣为副帅。”
    “之前长孙大人前来宣旨,为了稳住大军,臣迫不得已,才接受了皇上的任命和官职。现在臣已经将这迷途的八万大军带长安,交给皇上。那臣也就可以放心了,请皇上务必收回成命,以全臣岌之心愿!”
    说完杨岌再次下拜!
    呼.弘文殿里的众人再次震惊,此时无论是李世民,还是房玄龄,长孙无忌,封德彝等老臣们无不动容,原以为此人只是一个乱世投机的小人,后来又猜想是个野心勃勃的乱世枭雄,没想到最后大家都看走眼了。
    官场上的人,无不以追求更高的官职,掌握更大的权力为使命,而像杨岌这样,将功名利禄拱手相让,竟然有这番满腔报国的赤诚之心的人,不说没有,也是凤毛鳞角的。
    此时,众人再看着那个跪在中间,身穿盔甲的将军,都是打内心里不自觉的起了一丝敬佩之心。
    李世民更是感动莫然,上前一把抓起杨岌的大手,不容分说将杨岌拽了起来,激动的说道:“将军真国士也!”
    “皇上,其实臣是有自知之明。”
    杨岌受到李世民这样的推祟,不但在内心里对李言极为佩服,而且还略略有些感动的说道:“皇上信任臣,委以重任,所以才将这八万大军交给臣。”
    “可臣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知道,若是自不量力,贪心接了这份差使,不但会害了自己,害了朝庭,最终也会害了这几万将士。”
    “所以,皇上,值此国难当头之际,皇上正应该将这些饱战之士交给李靖,尉迟恭,候君集,张公谨那样的大将之才率领,这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他们的作用。”
    “皇上不可因臣个人的得失,而置天下安危于不顾,还请皇上成全微臣吧?”
    杨岌此时的一番表态,不但让李世民感动莫名,更让满殿的重臣们钦佩不已,此时再也没有人小看站在殿中的那位走了狗屎运的将军了,反而都有些自惭。
    房玄龄更是脸色通红,觉得自己凭借着史部的一些档案记载,未加接触,就以小心之心度这样一位忠义无双的将军之心,刚刚更是差点误导了皇上,心里愧疚难当。
    “岁寒知松柏,国难见忠臣啊!”
    李世民感慨的伸手拍了拍杨岌的肩膀,然后转过身说道:“即然如此,朕就接受将军的建议。”
    “杨岌听旨!”
    杨岌连忙跪听道:“臣接旨!”
    李世民断然说道:“杨岌救驾有功,朕即刻任命你为左千牛卫大将军,镇军大将军,爵封泾国公。”
    “并在皇城东面的崇仁坊赐国公宅邸一座,以示嘉奖!”
    众人一愣,纷纷露出惊愕之色,这里面千牛卫大将军是正式职官,正三品的十六卫大将军之一,镇军大将军是从二品的武散官,而泾国公更是从一品的爵位。
    这里面千牛卫大将军品阶最低,含金量最高!唐继隋制,在军事管理上,实行的是府兵制,这是一种建立在均田制基础上的兵农和一、寓兵于农的制度。
    在天下各地设置军府若干,府兵由各地军府从所在州县的农民中挑选,年二十入役、六十免役,平时在家生产、农闲训练。此外,府兵还要到京师番上,就是轮流到京畿之地戍卫,以加强对京师的认同感。
    但是军府只是管理府兵的户籍和日常训练,既不能统领番上的府兵,更没有战时指挥权。番上府兵,由十六卫大将军临时统领;战时调动指挥权,在皇帝选派的行军元帅手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