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2章 剑指高句丽(下)
作者:安心的石头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最新章节     
    第822章 剑指高句丽(下)
    李言侃侃而谈,胸有成竹的分析道:“这些部族为虎做怅,助纣为虐,有他守在大唐的外围,就像前胸和后背的两块厚厚的护甲,将大唐严密的保护了起来。”
    “可东边却不同,我们东部草原最南端的粟末部与高句丽接壤。”
    “此处战略位置非常紧要,拿下高句丽,实际上就将刀尖刺向了大唐的腹部。”
    “我们突厥和大唐的态势就会扭转,真正掌握整个战场的主动权,随时可以威胁到大唐。”
    “更妙的是,唐是继承隋朝,而隋朝的灭亡又和高句丽是脱不开关系的,两边十分仇视,几乎可以说是不共戴天,若是我们攻打高句丽,大唐多半会幸灾乐祸,坐壁上观。”
    “这样我们的敌人就只有一个了,若是能打赢,我们能得到高句丽亲罗百济这几个国家的所有人口和财富,即便胜不了,我们也能从容而退,谅他们也无力追击,也不敢追击。”
    李言将整个天下的势力格局分析了一遍,又把攻打高句丽的利弊得失逞现了出来,顿时就让草原这些头脑简单的武夫们重新兴奋了起来。
    “不错,右贤王果然眼光毒辣,高句丽确实是一个很好的攻打对象,实力弱小而不缺金银和女人,简直就像是为我们量身打造的,我看行。”一个铁勒部族的首领当即赞叹的点了点头。
    同罗部首领也认可道:“高句丽虽然在辽河平原修筑了不少竖城,但那些主要是为了防范中原王朝的,若说从大唐的河北道进攻,自然是千难万难。”
    “可若是咱们从北方粟末部的地盘南下,可以说是势如破竹,轻而易举啊!”
    “是啊,是啊,右贤王英明,我看可以.”群情沸腾,众人纷纷出言附合。
    很明显,大家还是想捏软柿子,怕啃硬骨头。
    对面一直没有说话的施罗叠也是站起身一脸兴奋的请缨道:“父汗,儿臣也觉得打高句丽甚好,如此弹丸之地,若是攻打,儿臣愿当先锋,将之一鼓荡平。”
    帐内诸部首领对于和大唐敌对,都有些犹豫和害怕,主要是五年前的一仗,突厥差点覆灭在大唐手中,如今大唐实力更胜往昔,又有了半个草原部族为其羽翼。
    李世民又是雄主,更难对付了。
    无论是阿史那云部还是葜必何力,亦或是在西部不断扩张实力的薛延陀,众人都不放在眼里,那些人曾经都是颉利的属下,面对颉利有天然的怯弱心理。
    可那些人现在都是大唐的臣子,只要对他们出兵,大唐必然不会坐视。
    要是对付小小的高句丽,就不会刺激到大唐,和那个庞然大物对上,众人都是松了一口气。
    由其是施罗叠,本是颉利的世子,是可汗之位的唯一继承人。
    所欠缺的,就是威服众人的功勋。
    草原本来就是一个强者为尊的地方,若说原本的大一统突厥汗国,施罗叠还可能混混日子,但现在草原四分五裂,面对大唐的压力,众人不可能接受一个平庸之辈来带领他们。
    这样大家看不到希望,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灭亡了。
    草原人虽然没那么奸滑,可也知道在这种危机存亡之秋,必须要由雄主统治,才能有更辉煌的明天。
    这是施罗叠的短板之前在颉利的规划中,无论是打漠南还是西北,都要和大唐对上,对此施罗叠也有自知之明,这不是自己可以抗得下来的。
    不过,现在李言给了一个新的思路,竟然可以以强凌弱,打高句丽新罗和百济这几个渣渣,尤其是高句丽,地方小而名气大,若是把他灭了,那自己就有了灭国之功。
    不就有了威压草原的资本了?
    一想到这里,施罗叠按捺不住的起身请战,生怕自己老糊涂的父汗将这个刷功勋的机会又让给了李言。
    施罗叠迫切的需要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来提高自己的威望,为不久的将来接任可汗之位打基础,而这也是颉利急着发动对外战争的一部份原因所在,就是培养施罗叠,给儿子创造机会。
    “高句丽?”
    颉利眼神一亮,听得怦然一动,喃喃道:“是啊,本汗怎么把这个地方给忘记了?”
    李言心里有些无语,还能为什么?还不是因为小呗,瞧不上呗高句丽这样的弹丸小国,地方又偏僻,自古以来就是抱中原大国和草原霸主的大腿,在夹缝中生存。
    尤其是这些年和中原的关系闹得颇僵,更是对北边草原大国突厥阿奉的历害,年年纳贡、岁岁来朝,在向颉利递交的国书中,不惜自己称儿国来跪舔突厥。其言行之卑微,姿态之低下,突厥上层的掌权者们都不屑一顾。
    李言自从做了右贤王之后,高句丽也向自己送过厚礼,执礼甚恭,但李言知道,正是这种能屈能伸的奴才做风,让其渡过了无数的劫难,撑过了中原和草原无数强者的时期。
    熬到了后世的工业化时代,抱上了毛熊和鹰酱的大腿,由其是新罗和百济,给中原大国找了无数的麻烦,拼命的给鹰酱做代言人,使劲扯中原大国的后腿。
    后世的李言无数次扼腕叹息,几千年的历史,中华大地出现了无数的人杰,建立了数个大一统的强大国度,可为什么没能将三韩之地纳入中原国土呢?在李言看来,中原王朝最令人遗憾的不是失去漠北,也不是丢掉中南半岛,而是没有将三韩之地纳入统治范围。
    中原王朝吞并同化庞大的草原是千难万难,基本上没有可能。
    可若是已中原之辽阔,人才之鼎盛,实力之强横,搞定三韩之地,区区一两个道的地方,难道还做不到嘛?
    以古代的天下寰宇来论,这里确实是偏辟的角落地带。但放眼全球,从海洋大国的视角来看,这里是东亚门户,属兵家必争,是妥妥的战略之地啊!要是说中原的地图像一只大公鸡,而三韩之地就是这只公鸡的喙,即是向外吞吃食物的地方,也是对外攻击的像征和武器。
    这里若是中原大地的固有领土,那就能直接将边疆推到倭国的大门口。
    毕竟,三韩之地在手,离倭国就隔着一道海峡了,打起来也方便了不少。
    而整个黄海都能变成内陆海,倭国海也能变成自家的外海域。
    燕京之地也能被山东和半岛层层守护起来,那时的京城更是虎距龙盘、固若金汤。
    这才是李言不惜以太子之尊,放下安逸的生活,跑到草原上建立一方势力的根本原因所在。
    而李言更是知道,高句丽和新罗百济之地虽小,但却滑得和泥鳅一样,极懂生存传续之道,面对强敌,绝不会死扛到底。
    只要见机不妙,会第一时间投降,以保存根本。
    这也麻痹了任何对这里感兴趣的人,认为区区贫瘠之地,也不值得攻下来。
    或者也可以换一种说话,每次都不用攻就征服了,所以也不会有人大动干戈。
    只要愿意上贡,就可以留着他,还省得管理了而李言恰恰是想利用高句丽这种特殊的生存方式,将此地完全占下来,把原本这些地方上的人一鼓脑的迁徙到大草原。
    表面上是给突厥补充人口和实力,实际上是三韩之地空出来,然后让大唐占据,再把内陆人口慢慢往此地补充,真正的做的将这里完全纳入大唐的版图。
    李言有几千年的视角,经过后世信息大暴炸时代的洗礼,知道征服不同的地方,使用的方式也会不同。
    对于西北,采用分封制,慢慢汉化融合;对于大草原,靠播撒血脉掌控,扶弱锄强分化瓦解,分而制之,能管得了一时,却无法永久。一旦内陆王朝衰败,依然会摆脱,反过来威胁中原。
    这谁也没有办法,古代拥有绝对优势的机动化力量掌握在游牧民族手中。
    只有到热兵器,才能取而代之,现在只需羁縻即可。
    可对三韩之地,李言看得很重,不容有失,同时也对文化影响没有太大的信心,这里的人总是能将别人的东西据为已有,然后编造出一套思想来蛊惑自己人。
    据说三韩才是世界的发源地,整个地球都他们祖先遗失的领土?所以,与其用那些精细化的措施,不如直接简单粗暴将所有人全都给搬家,在草原上划出一块‘肥沃’的土地,让他们生存好了。
    颉利这时被李言的提议打开了思路,果断的放弃了西南两面的阿史那云和葜必何力这两块难肯的骨头,注意力开始朝东南转移。
    派人将辽河一带的地图给找了出来,颉利当场开始查看起来,最后抬头询问李言:“这里地方虽然狭小,但国力却是不弱,能抗住当年炀隋帝百万大国的连翻轰击,也确实是不容小觑。”
    “我们现在最多只能动用十五万骑兵,能拿得下这里吗?”
    李言自信的一笑:“可汗不必忧心,隋炀帝征伐高句丽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其实是借战争来解决国内的世家军权过盛的问题,不然十个高句丽也被灭了。”
    “刚刚同罗部的布罗禄首领说的没错,高句丽的重镇都在辽河平原,针对的是大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