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7章 借道东征
作者:安心的石头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最新章节     
    第947章 借道东征
    见李世民陷入沉默,李言也是郁焖的摇了摇头,毕竟自己不是世家出身,对于这个时代的世家到底拥有着怎样的实力和影响力,是无法精准把握的。
    做为一个局外人,李言很容易走两个极端,就是过于轻视,或者太过重视。
    这种心态都无法去胜任觖决问题的主要操刀手。
    说到底,李氏才是世家中的核心一员,他们本身就是出自这个群体,李世民又是其中的皎皎者,绝对比李言这个‘外人’,更了解这些人。
    李言说的办法,到底能不能行的通,还要靠李世民这个‘内行’说了算。
    不过,五六年了,李世民都没有将改革推进深水区。
    从侧面也能说明,李世民对这个群体是何等的忌惮,恐怕也是不好弄。李言能做的,就是告诉李世民一些想法,另外,帮他减少对突厥这个外患的压力。
    其它的,还是要靠李世民自己。
    李言见诸事已毕,想了想,提出了这次见面的最后一个话题:“大唐皇帝,其实这次见面,我突厥还有一个不情之请,想请大唐允许?”
    “哦,什么事情,你说说看?”
    李言思索了一会儿,问道:“极东之地,不知大唐皇帝了不了解?”
    “你是说东海,还是瀛洲?”
    李言以前绘制天下寰宇图时,也将东瀛诸岛的位置和主要大岛标了出来,是以李世民对这里也清楚,见李言问起,下意识的接话道。
    史书上有记载,这片大陆的最东就是大海,海外有着一连串的群岛,是名瀛州。
    从汉时期,就有此地之民进入大陆,东汉汉光武帝见这些人生的短小,然后赐了一个名字给他们,称其为倭。
    此后,陆陆续续就有倭人出现在中原。
    李言更是知道,正是在贞观时期,倭人开始往中原派遣唐使。这些使节团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学习中原的文化、制度、艺术和科技等,并将其带回本土以推动他们的发展和改革。
    对于这些人,李言原本暂时不打算理采。
    毕竟,大唐的事情太多了,若是自己穿越到大明,无论怎么说,也要先干掉他们。现在还是有些太早了,想说服大唐的君臣,跨越茫茫大唐,去攻打一个落后的原始荒蛮之地,实在有些扯。
    要知道现在大唐还有很多地方没有收服,无论怎么看,都轮不到他们。
    后来来到了草原,李言麾下雄兵百万,又可以一言而决,接下来又有着五六年的和平时光。
    对西部的夷男,只需缓缓压迫即可。
    那突厥一方,为了配合接下来的通商贸易,减轻两国之间的战争压力,就需要找个事情做了,趁此‘农闲’之际,出外打打短工,就算失败也不算什么?用突厥人来对付东瀛人,狗咬狗,简直再适合不过了。
    何况,此时的东瀛还有一项重要的资源可以挖掘,就是白银。
    据后世的史料记载,东瀛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黄金和白银的出产地之一,位于岛根大田的石见银矿是东瀛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银矿,含银量高,储藏层浅。
    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开采,据说一些本地上,随手捡上一块银白色的石头,就可能是银矿石。
    后世,东瀛一度成为世界上屈指可数的产银国,以至于当时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产自这里,因此东瀛被明朝人称之为“银群岛”。
    进入宋代后,朝庭开始从东瀛进口大量砂金,同时,向此地出口铜燃、茶叶、丝绸、陶瓷器等,两地贸易大盛。
    石见银山位于东瀛本岛的东部,与现在的大唐辽东道,以前的新罗东南,只隔着一道海峡,中间还有一系列的群岛连接,是当前这个时代唯一往来的通道。
    想到这里,李言略略有些后悔,早知道突厥汗国这么快强大起来,去年攻打三韩之地时,就不该这么快把此地交给大唐,搞得现在要对东瀛用兵,还得借道。
    “皇上,你也知道,即然咱们定下了暂时放弃西域,交给薛延陀去折腾的策略,那这五年里,就不能对西域用兵。”
    李言腆着脸说道:“伱大唐有事情做,而我突厥又不需要改革,这么多人闲着,到时候闹出点儿事情来,也不太好。”
    “现在整个草原,已经没有什么有份量的敌人了。”
    “我想攻打瀛州,通往瀛州的道路,只有辽东道,突厥想向大唐借道跨过瀛州海峡。另外,突厥人不善造船操舟,而中原在前隋就有水军,沿海又多有渔船。”
    “所以,我想与大唐合作,共同攻略瀛州之地。”
    李世民一听要借道,本能的就想拒绝,可刚刚两方谈的都挺好的,若是断然拒绝,恐怕会激怒对方,影响到双方的合作。
    不过,李世民人生经验丰富,深通人情世故,略一思索,就笑着说道:“此事朕不是很懂,若是右贤王愿意,朕把左仆射和卫国公叫来,一同商议一下。”“只要他们同意,朕也没什么意见.”
    见李言同意,李世民招来了房玄龄和李靖,把李言的要求说了一遍,话音刚落,李靖就一脸警惕的盯着李言,断然说道:“不可,臣以为万万不可。”
    “皇上,据臣所知,通往瀛州只有一条道,就是穿越整个辽东道,从最南端的巨济,坐船前往。整个路途有近四百里,要深入大海,水高浪急,情况复杂。”
    “除此之外,别无它途。”
    “可现在辽东道已经是我大唐的本土,万不能让它国军队进入,万一突厥军队控制不住,整个辽东半岛将完全失控。”
    李世民脸色不变,心里微微一笑,这就是上位者的智慧,不好听的话,让别人来说,自己超然其上,也不用得罪人。
    早知道这种事情,臣子们是不会同意的。
    满意的听完李靖的话,李世民歉意的对李言表示了一下,正准备做个结论的时候。
    房玄龄却问道:“不知右贤王的合作,是怎么个合作法?”
    什么?李世民和李靖都是一脸诧异的看向房玄龄,搞什么嘛,这种事情,当然是果断拒绝,怎么还问了起来?看房玄龄的意思,好像还可以商量,若不是此时当着李言的面。
    恐怕李世民就要马上狠狠批房玄龄一顿了,饶是如此,李世民的脸色也沉了下来。
    李言见状,微微一笑,不动声色的说道:“合作方式有两个,一是突厥向大唐购买船只和工匠水手等相关渡海所需,组成联合舰队,两家共同出兵,所得所有收益,也是两家平分。”
    “第二个是,大唐只需借道和出船只水手,军队由我们突厥一家出,所得收益,自然也是归属突厥。不过船只水手就当突厥向大唐租借,实际费用由有我方承担。”
    “另外,借道费用,一年一百万两银子。”
    ‘嘶’
    李世民和李靖听的怦然心动,这可是长期的买卖,啥也不干,只需借道,一年就可以白得一百万两银子,很划算的。
    在这个时代,出海远征,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突厥攻略瀛州,要是打个十年八年的,那收获就太大了。
    不过,想想其中的风险,李世民和李情还是忍痛想要拒绝。
    谁知,房玄龄却笑着对李世民说道:“皇上,臣觉得,右贤王的提议可以考虑?”
    “什么,房相你.”李靖脸色一急,正准备质问。
    李世民摆了摆手,李靖的态度明确,没什么新鲜的,可房玄龄老成谋国,想必有什么理由。
    “其实这个借道,也未必一定要穿过辽东腹地。”
    房玄龄胸有成竹的说道:“辽东半岛属于我大唐后,整个渤海和东海已属我大唐内海,登州水师的游弋范围已接触到儋罗岛一带,对于海上的水情已经初步了解。”
    “在此情况下,我大唐水师完全可以顺着辽东外侧,沿海北上,到达突厥栗末部的图们江口。”
    “突厥远征军可在此登船,然后舰队沿着海岸线行驶,到达最半岛最南端的巨济后,再开往瀛州。这其中虽然有近四百里路,可也不完全是海,中间还有几个岛屿可以停靠。”
    “整个行程,安全上,基本可以保证的.”
    李世民一听,征询的看向李靖,李靖眉头紧皱,却是缓缓的点了点头,示意房玄龄所言不虚。
    若是这样的话,突厥大军全程都在海上,不用接触辽东内陆,那就没有什么风险了。
    而且舰队还在大唐的掌控之中,完全不用担心了。
    李言当即表示道:“房相果然才智过人,皇上尽可放心,突厥意在攻略瀛州,对大唐并无恶意。按照房相所说路途,我突厥可以接受,只是即然在大唐的船上,那大唐就要确保我突厥的安全。”
    说完,几人看向李世民。
    即然合作可行,那在方式上,就要看皇帝的意思了。
    李世民想了想问道:“若是攻略瀛州,不知能收获些什么东西?”
    “土地,人口,金银等财货,和攻打其他势力也没什么大的分别,本王听说此地出产白银,若是有些收获,那也不亏了?”李言笑了笑,如实说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