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0章 天下形势(下)
作者:安心的石头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最新章节     
    第950章 天下形势(下)
    薛延陀和右贤王大军,在西域的辽阔的土地上,进行了长期的拉据战,往往今天你打下我几个城池,明天我就再次夺下,在这样反复的争夺中,西域诸国原本的土著们,损失惨重。
    这些人原本还想卧薪尝胆,积蓄力量,等待时势大变,重新崛起的。
    可没想到,薛延陀和突厥你来我往的混战中,投降薛延陀的,被突厥人屠杀。
    投降突厥的,又被薛延陀人无情除掉。
    两年下来,薛延陀和突厥人损失不大,倒是原本的西域五十多国的土著损失惨重,仅有的一些为保存火苗暂时妥协的统治阶层。
    在两方的残酷碾压中,彻底的熄灭了。
    两年后,大唐西征军也适应了高原地带的环境,杀入了防守空虚的雪域,仅用半年时间,就势如破竹的打下整个高原,并且从西北杀入了西域乱局。
    腹背受敌之下,薛延陀迅速被清场,最后几场大战后,仓遑带领残兵败将,向西逃去。
    夷男退出西域后,大唐和突厥很快交上手。
    短暂的交兵后,双方都是损失惨重。李靖果断的选择暂时罢手,向长安递上奏折,劝荐李世民,最好用‘和平方式’解决突厥问题,不然大唐即便拿下西域。
    整个西征大军,也会全部战死。
    经过了试探之后,李世民无奈的放弃了以武力征服突厥的打算,再次派人与右贤王交涉。
    最后,大唐承诺,花费一千万两黄金,或者一亿两白银,乃至等量的财富,把西域之地从突厥手中买下来。
    李言与武元华、赫尔木、古仁图等突厥核心人员商议后,众人都认为突厥人不善守城和行商,西域之地虽然繁华,却大部份是戈壁和荒漠,少量草原也养不起那么多牛羊。
    若是拿下西域,突厥人也不愿意去坚守。
    西域之地经过八年的乱战,早已不复昔日的繁盛。甚至此次和夷男在西域打了两三年的仗,突厥并没有获得什么好处,还战死了不少人,与其这样。
    还不如让与大唐,换取巨额的财富。
    赫尔木更是建议,把西域交给大唐,大唐必然精心治理,等到西域复苏后,突厥还可以再去抢,没必要现在拿下这么一个战乱之地,还要面对大唐的大军。
    至此,突厥高层决定接受大唐的建议,把西域卖给大唐。
    随后,两国达成协议,由于大唐一时之间,掏不出这么一大笔天量的财量,愿意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每年付一千万两白银,分十年付清这笔款项。
    突厥也接受了。
    随后不久,李靖在西域的大军,开始发动猛烈的攻击,突厥大军防备不及,连战连败,不断失地,最后在一年多的时间里,陆陆续续的丢掉整个西域。
    完成了历史的交接大唐获得了最后的全胜,在众人的期待下,李世民进行了大规模的分封,李氏宗室中的李元景、李元昌、李元享等李渊的儿子们,还有李道宗、李孝恭等李氏宗族杰出子弟,纷纷被封国。
    吴王李恪、魏王李泰、齐王李佑、署王李愔、蒋王李恽、越王李贞、晋王李治、纪王李慎、代王李简、赵王李福、曹王李明等。
    凡是李世民的儿子们,哪怕已经身死,或者仍在襁褓中的,只要有一个算一个,统统被封国。就连早已‘殁’在草原的太子李承乾,也被封了一块儿领地。
    被实封诸国的代价就是,大唐本土,不再有实封诸侯王。
    借此机会,李世民将原本封在本土的一些亲王,比如一直在齐地的李佑,也迁出中原,封往西域。由于此次是实封,诸侯王可以名正言顺的实际掌握军队和官员,是以这些亲王也是十分高兴。
    另外,大唐开国二十四功臣,秦王府旧将,还有玄武门功臣,包括此次出征的大量功臣将领,纷纷被封王、侯、伯等爵位,实封在西域辽阔的土地上。
    当然,像五姓七望,关陇八大家,山东豪门,江南华族等世家贵族更是个个有份儿,统统在此次大分封中,在西域占有了一席之地,成为诸侯之一。
    周时有八百诸侯国,而李世民这此分封,虽不如周,可也封出去了一百多的诸侯。
    辽阔了西域,被一百多诸侯瓜分,算下来,每个诸侯国,相当于大唐一州之地。由于西域地广人稀,土地贫瘠,真正的实力,不过中原的几县之力。此次分封,给大唐带来极大的好处。
    给百姓带来大量负担的高层贵族为之一清,百姓压力瞬间下降。大唐借此机会,收拢财力,迅速增加了国库收入,趁机推进之前艰难的清丈土地,落实摊丁入亩的政策。
    大量上层的大规模离开,等于为大唐洗髓伐筋,重新让这个沉重的国家焕发出了新春。
    对外来说,这么多精英被派出去,分散在西部,将会牢牢的把这片从古以来就难以掌控的地方,完全收入了大唐。虽然只是个名义,可实际上,华夏民族走出了中原,把力量伸入了遥远的西域之地。
    甚至打开了格局,这些诸侯王还可以利用手中的力量,向中亚继续扩张,大唐对于西域一带的诸侯王,并没有任何限制,他们可以随意外扩,只要承认扩张的领土归属大唐。
    甚至大唐还可以给诸侯国一定的支持这些国家向西可以扩大大唐的影响力,就算再强大,也无法威胁到中原。中亚也不缺乏敌人,在面对同样的对手下,这些诸侯王肯定更愿向红毛绿眼黑皮肤的外族人下刀。
    从此以后,大唐形成了以中原本土为核心,诸侯王为外围的多层次新体制治国策略。越靠近大唐核心的力量越是弱小,越远离大唐的力量越是强大,等于为庞大的国家披上了一层盔甲。
    寒来暑往,秋去冬来,草原绿了又黄,中原也是几度轮回,一转眼,离第一次丰州议和已经过了八年。
    贞观十九年春!
    太极宫,承庆殿,御书房。
    李世民和房玄龄都是头发斑白,老态陛现,不复盛年的威风挺拔。君臣两人站在一幅更加广茂的地图前,默默打量着眼前空间辽阔的大唐寰宇图。
    大唐领土犹如一块巨大的骨头,横卧在地图上,最西边已经伸入中亚。在地图上,中亚从北到南,最北边是西突厥,中间是强大的拜占庭帝国,最南端是玄奘取经的天竺。
    其中天竺与大唐的中南半岛骠缅大督府和雪域高原大范围接壤,中间拜占庭帝国与西域之地比邻而居,北面是西突厥和新突厥汗国高悬于上,大唐的领地几乎扩展到了极致。
    在地图上,依然用红色的细线划出了一个‘锤子’。
    其中硕大的锤头就是中原本土,而细长的锤子把,通过河西之地,遥遥伸入西域后,伸向中亚腹地,这就是大唐在西域没有封出去的‘丝绸之路。’
    以前的丝绸之路南北两端都是西域异族,可现在两端都是大唐领土,此路固若金汤。
    李世民的老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情,似有开疆拓土的骄傲,也有着难以言说的沉重,深深的叹了一口气,喃喃道:“朕给子孙后代只留下了一条通道。”
    “西域一百多个小国,未来还不知道会发展成什么样子?希望后世之君不要怪朕,给他们留下了一个天大的难题?”
    房玄龄知道李世民的心思,劝道:“皇上不必忧虑,儿孙自有儿孙福,皇上总结了秦以前的分封制和汉以后的郡县制,以超乎常人的雄才伟略,以始无前便的绝大气魄,开辟了两者相结合模式。”
    “打破了自古以来中原王朝无法走出去的禁锢,把华夏儿女的影响拓展到了西域,使得天下一家。”
    “这是历无前例的大功业,臣与百官都是钦佩不已。”
    李世民脸上却没有任何的高兴,缓缓摆了摆手:“玄龄,你也不是外人,朕的这些想法,其实伱早就知道,这些设想也并非朕的创举,而是来自于太子。”
    “若是他还健在,朕自是不用操心。”
    “可现现,朕已经老了,大唐未来要交到谁的手上,朕心里也没有完全拿定主意。诸王新封,天下还没有真正稳下来来,若是继位者不能理解封藩以戍边的深意。”
    “大唐越大,就越是危险啊”
    房玄龄也是深深的叹了口气,当初李世民将整个设想合盘托出来的时候,他也是惊为天人。虽然知道太子聪颖,却没想到太子的才能竟然如此惊天地泣鬼神。
    竟然能设计如如此宏大伟略的方案,完美的解决了世家和百姓,发展和外扩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把炎黄子孙的种子播撒出去,简直如神来之笔。
    从此后,哪怕王朝更替交迭,汉民族的生存空间却是无限放大,不用在一个小小的中原之地内频频内耗,真是功德无量。
    仅此一策,太子就是更胜李世民的一代天骄,若是再有一代这样的明君接力,大唐还不知道会强盛到何种程度?(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