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428商界新星小骆总
作者:左牵羊   修仙弃徒,回乡种田唱歌最新章节     
    第432章 428.商界新星小骆总
    周围众人听了也暗自点头。
    这谢占荣脑子里的水倒出去还是挺靠谱的。
    而骆一航则在心中叹气。
    唉,本来想低调来着,不想人前显圣。
    奈何,被逼无奈啊,都是你们逼我!
    随即。
    骆一航笑了笑。
    没有回答谢占荣的问题。
    而是做了自我介绍。
    “去年四月,我从摆小摊卖炸花椒芽开始,包田、养虾、种蘑菇种菜,一步一步开了公司。”
    罗庆财啊罗庆财,成天窝在家里不上进,掉队了啊。
    结果讲出数字。
    尼玛九個月一个亿!利润六千万!
    能进来这间会议室的企业老总,实力都不差,年销售额过亿的有不少,破十亿的都有。
    “这个成绩还可以吧。”
    开始时候各位老总还笑吟吟的,以为要听听小年轻的创业史呢。
    “各位前辈恐怕很多之前并不认识我。先自我介绍一下。”骆一航指指自己,“骆一航,本市平安沟人,今年二十七。”
    “去年十月开始搞的网络营销,至今也不过区区九个月而已,还是小学生。”
    (大概算了一下小骆同志卖货和获利,不完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可以……吧?
    诸位老总眼睛都快瞪出来了。
    等等,好像不对。
    而这四百多万奖金里,大头是时娟、文英、马志涛他们三人的分红,其次是两只小罗和褚杰小赵等几人。
    缴纳的八百多万税,与利润其实并不匹配,因为有农产品减免,有高新技术支持,还有增加资产抵扣等等。
    六成的利润率,哪怕是毛利率,也太可怕了。
    想实现六千万利润,销售额得十个亿啊。
    突然有一位老总反应过来,开口问道:“销售利润率?”
    骆一航笑道:“当然,如果不算我交的八百多万税和一百多万运营费用,毛利率能到76%。另外,我不到一百个员工,九个月工资发了56万,奖金发了447万,全部上社保。”
    此言一出,鸦雀无声。——
    骆一航这边工资不高,奖金高。
    “这九个月里,本公司及控股公司,总营业额累计1.02亿,利润6117万,销售利润率59.5%。”
    但是说到利润率,能有个百分之六七就很不错了,有百分之十出去走路都带风。
    骆一航能赚,也能花啊。
    这一年基建花了小三百万,收购食品厂花了八百多万,有承接的负债;长青生物配平花了一百多万;搞研发科研,更是花出去小一千万,豌豆颠为主、还有糖果配方和菌包之类。
    加上这些的话,利润率不过40%而已。
    也很多了好吧。
    其实能赚这么多钱,骆一航自己也没想到。去年年底的时候他还在为不到四百万的包地款发愁,需要分期付款呢。
    今年倒好,随便一个项目就几百上千万的赚。
    去年的铺垫,开花结果。
    再说谢占荣,听到骆一航随口说的奖金就发了四百多万,脸色有些发青。
    他的五金铸件厂,名义上说的年销售破亿,实际上利润也就四百万而已,尼玛辛辛苦苦干一年,还不够这小子发奖金的。
    谢占荣脸色阴晴不定转了半天,缩进椅子不再说话。
    其他不少老总表情也有些异样。
    羡慕啊、嫉妒啊、恨啊。
    整个天汉,除了那几个没来的,做钢铁、做化工、做航空的大集团之外,在坐的一大半人,干十年都没他一年赚的多。
    种蘑菇种菜?种金子的吧。
    骆一航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扮猪吃虎不流行啦,该低调的时候低调,该显露实力的时候,就是得露。
    不过这样一来。
    骆一航再说什么已经无人在意。
    “回到桄桄戏,最终会达到什么效果,我现在也不知道,因为按照计划,第一步就有四个阶段,现在仅仅进行到第二个阶段而已。”
    “计划还在执行中,各位有兴趣可以注意一下。”
    这几句话相当于白说。
    那么多钱在摆着呢,谁敢提意见。
    当着王书记,肯定不会是吹牛。
    王书记看出来各位需要消化消化,他自己也需要跟各部门的人开个小会。
    索性就宣布会议暂停,下午继续。——
    午饭就在宾馆里面,招待的自助餐。
    骆一航还是和郑桓凑到了一块。
    今天上午这一场下来,郑桓感觉很奇怪,“小骆总,今天怎么这么积极啊,不像你的风格啊。”
    骆一航挑挑眉毛,压低声音,“因为有好处。”
    “什么好处?”郑桓同样压低声音,凑过来急忙问道。
    骆一航也没卖关子,“市里这次就是想要往大里搞的,旅游文化是这位王书记上任之后选的方向,关系到政绩,看出来了吧。”
    郑桓点头,都看得出来。
    “搞旅游,宣传比重需要的很大,得先让人知道,人家才有可能来嘛。而宣传嘛,可以走传统的路线,也可以走网络路线,我尽量的在向网络部分影响。”
    郑桓再次点头,今天一上午骆一航就在搞这个事。
    “传统路线比较精准,找旅行社,投灯箱路牌啥的。而网络就不同了,得广撒网。”
    骆一航又解释道。
    这部分郑桓没转过去弯。
    “你想想,宣传出去之后,能来的人毕竟是少数,一千万人知道,来十万就不错了。剩下的人会不会好奇啊,会不会有些人心里痒啊,会不会找特产过过瘾啊。”
    郑桓点点头,但面露疑惑,他没怎么转来弯。
    骆一航索性直接挑明了,“在网上找特产的话,你看看屋子里这帮人,能找到谁头上,不就是你和我么,就咱俩网销占大头。”
    郑桓倒吸一口凉气,恍然大悟,“就相当于市里掏钱给咱俩打广告。”
    骆一航笑眯眯点点头,并补充道:“来客归市里,来不了的归咱俩,顶多再有小网店什么的捞口汤喝。这叫分工合作,我能不上心么。掏点钱都行。”
    “郑老板,咱这是私下里说的啊,我已经开始增加产能备货了……”
    闻言郑桓半点磕巴都不打,“回去我也备货,换包装,搞升级,奶奶的新弄来个技术,还想着留呢,也不留了,搞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