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脱颖而出
作者:荒苑君   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最新章节     
    这将为长阳经开区带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竞争优势,推动其在未来的发展中脱颖而出。
    而昆仑昌作为国内顶尖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其入驻不仅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涌入,更将为长阳经开区带来巨大的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
    想到这里,秦立没有立刻回答李远平的话,而是拿出手机,拨打了乔芷伊的电话。
    电话里,秦立要乔芷伊在做长阳深市招商推介宣传时,将昆仑昌的入住作为重点释放。
    要知道昆仑昌作为国内顶尖的电子产品生产企业,其入驻不仅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涌入,更将为长阳经开区带来巨大的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
    乔芷伊在听到秦立这个消息时,几乎无法掩饰自己的激动,差点惊呼出声。
    她迅速与秦立再次确认了这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然后毫不犹豫地表示,将立即行动,将昆仑昌落户长阳经开区的消息尽快释放出去。
    作为资深招商引资负责人,乔芷伊哪里不知道昆仑昌的入住对长阳经开区意味着什么呢?
    电话里,乔芷伊最后轻声问秦立,省城的事还顺利吗?乔芷伊的声音里充满了关切和期待。
    秦立在听到乔芷伊的话时,发出了不置可否的笑声。
    以乔芷伊的聪明伶俐,瞬间明白了秦立的处境,于是没有继续追问,而是悄悄地说,“晚上回来直接去我那里吧,开瓶红酒庆祝一下。”
    她的语气中透露出一丝调皮和期待,仿佛在暗示着什么。
    秦立自然明白乔芷伊的心思。
    他们之间早已默契十足,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明白对方的心意,于是,秦立笑着回答道,“好的。”
    “远平。”
    秦立挂断电话,转过头发现李远平正目光呆滞地看着自己,似乎正在脑海中飞速地思索着什么。
    秦立不禁微微笑了笑,知道李远平已经动心了。
    “远平啊,我们长阳经开区规划面积达到了56平方公里,规划为三期建设。”
    秦立看了一眼李远平后继续说道,“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动工,占地7.89平方公里,预计投入将超过100亿元。”
    听到秦立的介绍,李远平终于回过神来,但目光仍然显得有些呆滞。
    他机械地端起桌上的酒杯,一口喝掉了杯里的酒,好像是试图用酒精来刺激自己的思维。
    秦立瞟了李远平一眼,从对方紧锁的眉头和沉思的神情中,秦立读出了李远平内心的纠结与权衡。
    他清楚,昆仑昌这样的行业巨头入驻长阳经开区,对于任何有远见的企业家来说都是一次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李远平也不例外。
    然而,秦立也明白,李远平并非是那种会被轻易冲动所驱使的人。
    他知道,任何重大的商业决策都需要经过深思熟虑和充分评估,尤其是在涉及到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和长期合作时。
    因此,秦立并没有急于催促李远平做出决定,而是选择静静地等待,给予对方足够的思考空间。
    秦立自顾着一杯酒一口菜,但他的思绪并没有闲着。
    他开始在脑海中构思如何利用昆仑昌入驻这一利好消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长阳经开区的建设。
    他深知,社会资本的力量是巨大的,如果能够成功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参与进来,不仅能够解决园区建设中的资金问题,还能够带来更多的资源和经验,推动长阳经开区的发展更上一层楼。
    想到这里,秦立不禁露出了自信的微笑。
    他相信,只要能够充分利用好昆仑昌入驻这一契机,长阳经开区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同时,他也期待着李远平能够尽快做出决定,与他们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过了一会儿,李远平终于开口了,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审慎而严肃的态度,“秦哥,你提到的长阳经开区的发展潜力,我确实看到了。
    昆仑昌入驻这里,无疑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也将为我们带来巨大的商机。”
    李远平顿了顿,眉头微皱,似乎在权衡各种利弊,“但是,作为社会资本参与你们长阳经开区的建设,这不仅仅是一个商业决策,更关乎我们公司的长远发展和战略布局。
    我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考虑,才能做出最终的决定。”
    秦立能够理解李远平的顾虑和考量,他点了点头,表示赞同,“远平,你的担忧是正常的。
    这么大的事情,确实需要慎重考虑。”
    李远平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秦立见状,也没有再多说什么。
    秦立拿起分酒器,给李远平满上后,又随后也给自己倒了一杯。
    他拿起筷子,轻轻拈起一块干煸鸡,放入口中。
    这道菜的香气和味道立刻在口腔中弥漫开来,那独特的辣味和麻感,让人回味无穷。
    秦立微微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着鸡块带来的满足感。
    这道干煸鸡的味道确实不凡,丝毫不亚于他曾在川渝地区品尝过的那些美味。
    那香酥的外皮,嫩滑多汁的鸡肉,还有那一丝丝的麻辣感,都在刺激着他的味蕾,秦立不由又拈了一块喂进嘴里。
    这时,只见李远平突然“啪”的一声,手掌重重地拍在了桌上,然后转头看着秦立,眼中闪烁着坚定与决心,“秦哥,我可以作为社会资本参与到你们长阳经开区的建设和运营中,但我有一个条件。”
    秦立放下筷子,坐直了身体,认真地看着李远平,“哦,你说。”
    他知道李远平思考了这么久,肯定在权衡各种因素,包括他自身的投资规模、风险,预期的回报,以及在经开区建设和运营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等。
    秦立清楚这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涉及到大量资金和时间的投入,甚至可能影响李远平整个公司的未来发展战略。
    李远平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我希望能够参与到经开区的规划和决策过程中,拥有一定的话语权。
    我相信,我的经验和资源能够为经开区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确保我的投资得到合理的回报,这是任何投资者都关心的问题。”
    秦立听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他知道,李远平提出的条件并不过分,而且对于长阳经开区的发展来说也是有益的,“远平,你的条件我们会认真考虑的。
    我们欢迎有实力的社会资本参与经开区的建设,并且我们也会确保投资者的权益得到保障。
    关于你的话语权问题,我们可以进一步商讨具体的合作方式和参与程度。
    总之,我们希望能够与你达成共赢的合作。”
    “好。”
    李远平看着秦立重重地点了点头,“来,为了合作愉快,干了。”
    李远平说着拿起酒杯,脖子一仰,干掉了杯里的酒。
    随后两人边吃边聊,话题转向了合作的细节。
    李远平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想法和期望,他希望能够深度参与经开区的建设和运营,不仅在资金投入上给予支持,更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资源和经验为经开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秦立则认真倾听着李远平的讲述,不时地点头表示赞同,并就一些具体事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两人就合作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从合作模式到利益分配,从项目推进到风险控制,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认真的思考和讨论。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信任,更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饭后,李远平要安排车送秦立,被秦立拒绝。
    “秦哥,明天我就派人到长阳经开区进行实地考察和论证。
    我希望能尽快确定投资额,所以打算在下周内就完成这个工作。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争取在本月内签订投资合作协议。”
    站在会所门口,李远平看着秦立,表情凝重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