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土壤改良
作者:荒苑君   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最新章节     
    秦立转头看了一眼陈鹏,加重语气道,“我希望你们计铜县委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把它作为推动计铜县经济发展的重要抓手。
    县里的富余劳动力是宝贵的资源,通过劳务派遣,不仅可以解决经开区的用工需求,还能为县里的劳动力提供稳定的工作岗位,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秦立最后说道,“你们下来之后要加强与经开区的对接和沟通,确保信息畅通、合作顺畅。
    要深入了解经开区的用工需求和特点,结合计铜县的劳动力资源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劳务派遣方案。
    同时,还要加强对劳务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技能和素质,确保他们能够适应经开区的工作需求。”
    走了几步后,秦立突然停下脚步,转过身向杜明远招了招手。
    待杜明远快步走过来,秦立的目光在陈鹏和杜明远之间游移,他的眉宇间透露出一丝思考和期待。
    “老杜,”秦立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严肃和专注,“土壤改良后,我们能否在改良的土地上种植一些附加值高的农产品?”
    杜明远稍作思考,回答道,“秦市长,土壤改良后,土壤的肥力和结构都得到了显着提升,这为种植高附加值的农产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我们确实可以考虑引进一些高品质的作物品种,比如有机蔬菜、特色水果等,这些在市场上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价格。”
    杜明远进一步说道,“不过,要种植高附加值农产品,我们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水源等自然条件,以及市场的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
    同时,技术和资金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全面的计划,来确保这一决策的顺利实施。”
    秦立听后点了点头,看着杜明远,“老杜,你们农业局作为专业对口管理部门,肩负着重要的责任。
    要切实利用这次土壤改良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一套引进利润附加值高的农副产品的方案。”
    秦立进一步说道,“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引进不仅能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产业升级,还能为长阳地区的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因此,你们要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来抓,确保取得实效。”
    秦立对杜明远寄予厚望,“老杜,我相信你们农业局有能力和智慧做好这项工作。
    希望你们务必要抓紧对引进产品的论证工作,确保我们选择的农副产品既符合市场需求,又能带来可观的利润附加值。
    这样,我们的农民兄弟才能真正受益,农业产业也能得到实质性的提升。”
    秦立进一步强调,“当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引进新产品的层面。
    农民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同样重要。
    你们农业局要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确保每一位农民都能掌握新品种的种植技巧,提高种植水平。
    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农副产品的品质和产量达到预期目标。”
    秦立最后总结道,“抓住土壤改良的机遇,积累经验加以推广。
    同时大力发展高附加值农产品,这是我们推动长阳地区农业和经济发展的关键一步。
    我相信,在你们农业局的辛勤努力和智慧引领下,我们一定能够实现这个目标,为长阳地区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说完后,秦立转头看向陈鹏和许达昌,缓缓地说道,“你们计铜县的很多农副产品都是采用有机肥种植的,这不仅保证了产品的无污染和副作用,还体现了我们绿色环保的农业理念。
    这一点,是计铜县农副产品的一大特色和优势。”
    秦立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因此,我希望你们能够充分利用好这一优势,论证一下在市里建立一个计铜县有机农副产品推广交易中心的可行性。
    这样的交易中心不仅能够为计铜县的农副产品提供一个更广阔的销售平台,还能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
    秦立进一步解释道,“通过这个交易中心,我们可以将计铜县的有机农副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这也将促进计铜县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秦立强调说,“当然,在建立交易中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交通便利性、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成功建立起这个交易中心。”
    最后,秦立再次鼓励道:“你们两位作为计铜县的主要领导,要勇于担当、敢于创新。
    我相信你们有能力、有智慧做好这项工作,为计铜县的农业和经济发展开辟新的道路。”
    考察完后,秦立一行在下午4点左右回到了市里。
    刚在办公室坐下,就在秦立拿出记录本,准备详细记录今天计铜县的考察情况。
    突然,放在桌上的手机发出了阵阵震动。
    秦立瞥了一眼来电显示,是乔芷伊的电话。
    秦立忙拿起电话,按下接听键后,乔芷伊兴奋的声音便传来,“秦哥,有好消息要告诉您!”她的声音里透着一股难掩的喜悦,与平时直截了当的风格有些不同。
    秦立微微一笑,心想这个乔芷伊今天怎么变得如此俏皮,竟然还学会了卖关子。
    他故作沉稳地回应,“哦?芷伊,是什么好消息让你这么兴奋?快说来听听。”
    乔芷伊似乎等的就是这句话,她立刻兴奋地说道,“秦哥,经过我们深市招商团队的不懈努力,截止目前,已经有70家企业与我们长阳园林式生态型经开区签订了投资意向协议,投资额接近500亿元呢!”
    秦立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这个数字比他预想的要好得多。
    他连忙追问道,“这确实是个好消息!这些企业的投资领域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他们对我们的经开区有什么特别的期望吗?”
    乔芷伊一一解答道,“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新能源和生物科技等领域,他们对我们的经开区环境、政策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都非常看好。
    不过,他们中的一部分还是希望能亲自到长阳进行实地考察,再确定是否进一步推进合作。”
    秦立点了点头,表示理解,“实地考察是必要的,这样他们才能更直观地了解我们的环境和条件。
    芷伊,你啥时回来?”
    “我打算明天下午回长阳,团队其他人要晚一天回来。”
    乔芷伊在电话里回答道。
    秦立思考了片刻,回应道,“好,回来之后,你牵头梳理一下如何接待来考察的企业。
    这些企业都是我们未来的重要合作伙伴,接待工作一定要做细做实,确保他们能够感受到我们的诚意和专业。”
    乔芷伊在电话那头也表示赞同,“我明白,秦哥。
    我们会精心准备接待工作,确保每一家企业都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和体验。”
    秦立进一步补充道,“另外,我们还可以考虑在接待过程中展示一下我们经开区的优势和特色,比如我们的生态环境、政策扶持以及产业链优势等。
    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他们来投资。”
    乔芷伊笑道,“这是个好主意,秦哥。
    我会和团队一起商量具体的展示内容和方式,确保给来访的企业留下深刻印象。”
    两人又就一些细节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约定明天下午乔芷伊回来后再详细商议。
    挂断电话后,秦立对即将到来的企业考察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对乔芷伊的工作能力充满了信心。
    “秦哥,明天晚上到我住的地方。”
    最后,乔芷伊压低声音是说道,说完便挂断了电话,不给秦立说话的机会。
    拿着手机的秦立耳边还回响着乔芷伊压低声音的那句“秦哥,明天晚上到我住的地方。”
    他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勾起一丝微笑,心想这丫头,几天不见,就急不可耐了。
    秦立刚放下电话,拿起笔继续记录着今天考察的情况。
    这时,李昕轻轻推开门,走进来轻声说道,“秦市长,市财政局赵金阳局长和司法局吴旭云局长到了。”
    秦立点了点头,继续记录着今天考察的情况。
    随后,李昕带着赵金阳和吴旭云进了秦立的办公室。
    见秦立正伏案疾书,李昕看了一眼两人,然后笑着看了一眼秦立桌前的凳子。
    赵金阳和吴旭云看着李昕点头后,坐在了秦立的对面。
    过了一会儿,秦立放下了手中的笔,抬起头看向对面的两位局长。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沉稳和睿智,“赵局长、吴局长。”
    秦立看着两人点了一下头,“我们经开区的建设工作已经启动,前天在深市的招商推介也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秦立没有直接进入正题,而是介绍了一下经开区目前的工作。
    秦立的手中的笔轻轻敲打着桌面,继续说道,“在之前,市财政局赵局长那边结合我们经开区的情况,拟定了成立平台公司,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经开区建设和运营的方案。
    这个方案经过市政府研究,得到了批准。”
    秦立清晰地阐述了背景信息,让在场的赵金阳和吴旭云对即将讨论的问题有了明确的了解。
    接着,秦立话锋一转,“前天我在省城时,接触了一家想参与我们经开区建设和运营的民营企业,叫铭阳集团。
    这家企业准备投入10个亿,参与经开区的建设和运营。
    这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表明我们的经开区对外界资本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