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李言第一次朝会(下)
作者:安心的石头   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最新章节     
    那种即想儿子成材,青出于蓝,又怕儿子太出息,使得人心归附,从而威胁到自己的矛盾心情,让李言非常难受。
    果然,不在这个位置上,永远也无法切身体会在这种处境中人的最真实的想法。
    李言深深的吸了口气,压下了心中不断翻腾的人性之私。视线慢慢外移,一个比李象身材更加魁伟,朝气蓬勃的少年进入眼帘,这人正是次子李厥。
    李言忽然明悟,难怪李世民和房玄龄这些人之前一定要阿史那云的儿子认祖归宗,改回李姓。他们都是过来人,恐怕早就知道,若是储君没有制约,只会让皇帝不断的猜忌太子,最后酿成悲剧。
    看着两个如日东升般成长的儿子,李言心里暗暗舒了一口气。
    阿史那云怀孕还在海棠之前,要论长幼,李厥还比李象大两个月份,有了这个兄长,独属于储君这个领域的权力,就算是得到了些许的制衡,不用自己亲自去防范了。
    不过,这好像还是不够。
    李言脑中不断思索着,慢慢的起身,走到了丹墀的最前方:“房卿萧卿说的有理,朕早就有此打算。”
    说完,李言没等众人说话,就看着在第一梯队略略缩在人群后面的一个老臣身上:“岑文本!”
    “臣在.”
    岑文本出身江南望族,是吴王系臣子在朝中最高级别的臣子,贵为中书侍郎,侍驾御前,一直很受李世民的信任。最后甚至潜伏到魏王系,做了十多年的卧底。
    前段时间,为了替李恪出头,背刺了李泰,后来又不忿李世民的利用,附合侯君集,硬顶回了李世民立晋王之举。
    自此,岑文本即得罪了李泰后面的世族,又得罪了李世民,被群臣所冷落。在李言继位的过程中,很多臣子都得到了职官、散官、勋爵方面的提升,而岑文本只是象征性的赏赐了些金银。
    对于这个级别的官员来说,金银没有任何意义,岑文本等于是被边缘化了。
    做为李恪一系的臣子,李世民只是没有时间去料理,想到等到李言坐稳皇位后,自然会慢慢把这些官员明升暗降,或者打发到地方上,从此远离朝堂核心。
    是以像萧禹、韦挺这样的魏王党,这段时间都是使出了全身的力气,往李言这艘船上挤,各种事情都是早请示晚汇报的,各显神通,终于获得了李言的认可,确保了自己的位置不受影响。
    而像岑文本、薛万彻、王珪、杜楚客这些李恪李泰的铁杆拥趸们,在东宫一系的官员们趾高气昂的时候,则是忧心忡忡,哀鸿一片,前途无尽的黯淡。
    可李言现在是皇帝了,亲自坐在这个位置上,更加理解了皇帝的意义。
    朝中需要一些不同声音,更需要不同的派系,来平衡臣子们的力量。因得自己的登基,原来的太子系一家独大,这决不是什么好事,因为现在这些力量,现在正慢慢的往李象身边汇集。
    未来全朝堂都是自己人,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说明,朝堂中没有了自己人。
    李言觉得必须要发出信号,向朝堂臣子们暗示,朕才是皇帝,太子只不过是一个臣子,只要自己在,他永远都是臣子。别把大小王弄混了,一心往东宫里挤。
    何况,在李言的心中,李象大概率会做一辈子太子,享受一生荣华富贵,然后在太子的位置上,寿终正寝。
    毕竟,自己受过两次紫气灌顶,起步就是百岁寿辰。李象一介肉体凡胎,最多活个五六十就了不起了,根本熬不过自己。
    真要培养后世之君,最低也要从孙子辈开始。
    不过,对于李象,李言也没有什么愧疚感,相对于他本来的命运,这辈子已经很有福气了,不是谁都可以做四十年太子的。
    怀着有朝一日成为天子的梦想,享受储备皇帝的待遇,一辈子富贵,这辈子也值了!
    …
    听到李言的呼叫,岑文本有些不可置信的抬起头,看到身边的臣子们都是一脸惊愕的看向自己,皇帝也一脸和煦的目光。
    岑文本压抑住内心的波澜,连忙走出班列,来到中间的御道上,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陛下,臣在”
    “岑大人任中书侍郎十多年,兢兢业业,精明强干,从来没有过一丝纰漏,就连太上皇也对岑大人赞誉有加。朕也知道岑大人为人贤良方正、斗重山齐。”
    李言夸了两句,话锋一转,脸色一肃宣布道:“着即提升中书侍郎岑文本为中书令,即日起,任太子少傅,负责教导太子功课。”
    “皇上,皇上”岑文本神情一振,老泪纵横,举着笏板,五体投地的伏在地上,身体哆嗦不已,他是万万没想到,李承乾会如此看重他:“老臣何德何能,竟蒙太上皇如此赞誉,皇上如此褒奖,臣.”
    “臣受之有愧啊.呜.呜呜”
    这段时间大家都知道他要完了,就连岑文本也上了辞逞,准备打点行装,回江南老家养老的。只是宫里没批复,他也只能每日继续当值,等待随时砍下的铡刀。
    此时竟被新帝如此重用,岑文本心里悬着的巨大的压力顿时一泄而空,竟然激动的趴在地上失声痛哭起来。
    “轰”的一下。
    很多人看向岑文本,也是一脸的羡慕和嫉妒,原本以为这个老家伙之前没有提升,要不了多久,就要被冷落了。
    谁知竟然在皇上第一天上朝的时候,就被如此重用。
    中书令是三省之一中书省的最高负责人,之前一直是房玄龄兼任。房玄龄身体也不好,再加上这次推举新太子的过程中,房玄龄旗帜鲜明的支持晋王李治。
    在李言出现后,房玄龄就想以此为由,急流涌退,以避免新君的猜忌。
    李言当然知道,房玄龄在朝堂中并无明确的支持某位皇子的态度,虽然出于各种考虑,几个子女与各个亲王走的比较近。但支持晋王,确实是奉了李世民的命令。
    所以在李世民面前多加挽留,毕竟,李言虽然被扶上马了,还需要这些个老臣送一程的,真正在处理朝政上,若是有房玄龄在,自己只需要虚怀纳谏就可以了。
    真出了事,大家不会怪自己,都会怪房玄龄这个老臣没掌好舵。
    若是辞了老房,自己权力是大了,可出点儿纰漏,那责任可就在自己身上了,连个背锅的都没有。
    见李言确实没有怪罪,房玄龄就留任左仆射继续为新朝发光发热,只是辞掉了中书令的职位。
    如今,李言把这个职位给了岑文本,即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
    房玄龄智慧超绝,一见这个任命,稍稍一想,顿时满脸笑容,首先站出来附合。很明显,他想到了李言的意图,就是要笼络以前魏王吴王齐王晋王等派系的官员们,他们所占的数量并不少。
    通过一个岑文本,能起到汉高祖封雍齿效果,一下就安定了朝堂上众多不同派系臣子的心,不可谓不高明。
    李言慢慢走下御阶,将岑文本扶起来,亲切的说道:“岑大人是股肱之臣,朕早就知道。卿前段时间递上来的辞逞,朕都看见了,朕的意思是,不准。”
    “朕知道,岑大人是因为前段时间的诸皇子争夺储位之事给连累了。”
    诸子争嫡,一直都是朝堂群臣和诸王中的禁忌话题,而李言这时却毫不客气的把这件事情在大庭广纵之下给揭了出来,在众臣疑惑不安的神情下,李言转而对众臣们慨然道:
    “诸子争嫡,非诸位皇弟之过,过在于朕。”
    “若是朕一直在长安,储君明份已定,定然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但自贞观三年朕出使突厥以来,一直流落在外,不曾回京,也没有任何消息传回。”
    “储位长期虚悬,对国家是何其不利?”
    说到这里,李言看向李恪、李佑和李治等几位亲王,一脸诚肯的说道:“在朕这个太子生死不知的情况下,需要一个新的太子,诸位皇弟为社稷考虑,展现各自的才华,以争取被父皇和群臣们选为新的储君,这并没有什么过错?”
    “而在朕回来后,诸位皇弟第一时间承认了朕的地位,并各安本份,这已经说明了各位弟弟并无与朕相争之意。”
    “所以,朕又有什么理由去怪罪自己的弟弟们呢?”
    “诸王无罪,朕的弟弟们无罪,那些为了大唐欲选出一个杰出储君的臣子们更无罪。”
    李恪、李佑和李治见状,更是激动的跪下表态:“多谢皇兄宽恕,臣弟等以后定忠心辅佐皇兄,决无二心。”
    李言微笑的点了点头,上前将诸位弟弟一一扶起,又温言抚慰,勉励了一番,让几人都安了心。